中國企業為何結不出“微軟”“蘋果”?【2】--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中國企業為何結不出“微軟”“蘋果”?【2】

2012年12月04日07: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創新缺乏機制引導

  長期以來,我國企業普遍存在技術創新動力不足的問題。究其原因,國務院研究室信息司副司長張昌彩認為,主要是受到五個方面因素的影響。首先,受到社會的環境和氛圍的影響,包括人的價值觀念和心態。很多企業心浮氣躁,靜不下來做踏踏實實的創新,追求短期效益、掙快錢,夢想一夜暴富。第二,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盜版、偽造和仿造非常多,嚴重地打擊了創新型企業,破壞了整個市場秩序。第三,現在的發展階段可能沒到非創新不可的時候。相比增加勞動力獲得利潤,科技投入或者通過其他創新方式難度更大。第四,產業價值形成不合理問題。我國物流成本很高,物流業不發達和流通企業改革滯后嚴重擠壓制造業的發展及其利潤空間。第五,宏觀政策落實不到位問題。雖然政府的財政政策、稅收政策、產業政策、科技政策都十分支持科技創新,但問題是有的支持不到位,有的是落實不到位。

  國家行政學院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則認為,中國企業之所以長期以來沒有成為創新主體,其根源並不在科技體制,而在於社會管理的滯后,權錢交易屢禁不止,企業發展更多依賴與政府官員的關系而不是科技創新,土地、能源、信貸等等資源的分配無不如此。科技創新並不能成為企業生存和盈利的首要變量,企業自然動力不足。

  科技和體制都要創新

  “要解決企業創新動力不足的問題,短期來看,落實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地位可以增強企業的科技創新的動力。” 張昌彩表示,首先,要更加重視支持企業參與和承擔國家的科技攻關任務,科技計劃要向企業延伸,反映企業的重大科技需求,調動企業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其次,要建立由企業牽頭、組織高等院校或研發機構共同參與科技項目實施的機制,使科研開發項目直接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聯系起來。第三,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敦促高科技企業落實研發支出佔年營業額的比例,並設立獨立的研發機構。第四,要逐步加大政府科技支出中對企業研發支出的比重。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認為,創新並不局限於科技創新,還包括體制創新,要通過體制創新把新技術商業化、產業化、市場化。要把增強創新能力與完善現代產業體系結合起來,增強科技面向經濟主戰場、服務發展方式轉變的支撐能力。要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支持企業加強創新平台建設,推動有條件的企業建立研發平台,形成以研發為基礎的現代制造體系,而不再是傳統的加工組裝。特別是要加大對中小企業、微型企業技術創新的扶持力度,引導資金、人才、技術等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責任編輯:郝帥、喬雪峰)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