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在經過了9月和10月的連續回落后,今早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CPI同比上漲2.0%,出現溫和反彈。接受羊城晚報採訪的知名專家認為,這與近期季節性食品價格因素及經濟領域出現回暖有關,但無跡象顯示物價短期可能大漲。
據發布,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0%。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3.0%,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約0.95個百分點。其中,鮮菜價格上漲11.3%,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約0.27個百分點﹔糧食價格上漲3.8%,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約0.11個百分點﹔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下降1.8%,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14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下降11.5%,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41個百分點。
與上月相比,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環比上漲0.1%,其中食品價格環比上漲0.4%。另據發布,1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2%,環比下降0.1%,是同比降幅連續第二個月收窄。
專家:緣於季節因素和經濟回暖
此前數月,我國CPI呈現加快回落態勢,10月份同比漲幅回落至1.7%的近3年來新低,11月CPI再現輕微升勢,是否顯示通脹將反彈?
今早,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副院長陸軍教授分析,臨近年底CPI出現溫和反彈,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季節性因素造成食品價格上漲,另一方面是與進出口等經濟領域指標開始好轉、總需求增長拉動有關。但目前無論從全球整體經濟走勢,還是國內的貨幣條件看,都沒有跡象顯示短期物價將重現大幅上漲。至於明年,我國宏觀經濟將繼續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預計物價總水平也將保持基本穩定。(馬漢青)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