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拒談政治是對文學的保衛(社評)--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莫言拒談政治是對文學的保衛(社評)

2012年12月10日07:20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手機看新聞

  莫言去斯德哥爾摩領諾貝爾文學獎,輿論中的政治氛圍似乎一直高於文學的洋溢。真是難為莫言了,面對了那麼多他本想回避的問題。

  莫言在瑞典文學院講話,堅定地稱自己是“講故事的人”,但很多人都希望從他嘴裡聽到政治,這真是文學的悲哀。似乎離開了給政治當走卒,文學就一文不值。

  但莫言是文學真正的捍衛者,他就是拒絕卷入很多人為他設的迷局,就文學談文學。他的整個創作生涯也是這樣,他在中國作家中一直沒有什麼突出的政治自我標榜,大體屬於作家群體中“隨大流的”,與權力的距離也不遠不近。他的全部精力卻投入到了對人性、自我、社會和中國歷史的思考上,他在中國的現實社會條件下,展現了一個作家不拘一格的想象和驚人的精神自由。

  莫言是一個裡程碑,這不僅是因為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而且是因為他代表了中國主流現實同西方主流價值之間嘗試包容和相互尊重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突破。以往獲諾貝爾獎的中國人都是體制的對抗者,諾貝爾委員會給他們頒獎被普遍認為是“政治決定”,他們有意無意成了西方對付中國的籌碼。

  但莫言完全不同,他是中國主流作家,為自己也為人民寫作,在與祖國同行的同時,他實現了與世界的接軌。他打破了中國思想者們隻有做“異見人士”,才能受到西方頂級禮遇的“神話”,他用自己的雙腳踩出了另一條令人敬重的路。

  但莫言不是這條路的精心策劃者,他就是一個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忍不住要把故事講出來的作家。他在瑞典文學院的講話對自己的那些故事表現出罕見的著迷,他不是對周圍世界以迎合或對抗去百般“適應”的人,他很自我地講著自己的故事,等著外界圍過來越來越多的聽眾。

  獲諾貝爾文學獎后,有太多的人和力量想對莫言做南轅北轍的政治利用,把他變成加強自己博弈力量的籌碼。一個人在這種時候禁不住類似誘惑是很可能的,不僅在瑞典,今后漫長時間裡會不斷考驗莫言的定力。

  莫言獲獎當然不是百分之百超越政治的,影響力太大的事,本身就隱含了政治。莫言獲獎后的表現一再顯示,他想讓文學獎、至少他獲的這個文學獎“政治最小化”,他真心想讓文學獎獲得完全意義上的名實相符,這既有他的朴實、持重,也是他對文學的保衛和珍視。

  強迫莫言反復談劉曉波的事,談中國的言論自由和人權,這是對一位文學理想者的極大不公。諾貝爾文學獎不應成為幫著西方在政治上攻擊中國的等價交換,那樣的思維方式該換換了,時代在前進。

  莫言無意間成為世界看中國的一個窗口,他對文學和政治的態度,他對國家和社會一言難盡的復雜情懷,他愛講故事和起了“莫言”這個筆名,他回答問題的坦率和固執,對世界來說,這些本身就是現代中國一本打開的書。▲

(責任編輯:值班編輯、李海霞)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