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海味參茸店,一位女店員告訴本報記者:“年底生意不好做,因為不准帶燕窩入關,以前很多慕名前來掃燕窩的內地客都不見了,現在生意淡了很多,大部分買主都是香港本地人。”
記者留意到,即使是周末的中午,著名的香港樓上燕窩店裡似乎也生意稍顯冷清,顧客三三兩兩並不算多,數名店員在仔細擺放、查驗貨品。
“現在是燕窩銷售旺季,但銷量比去年這時候差了很多。”一位燕窩批發店店員說,血燕的生意是完全不敢做了,燕窩的價格目前也總體處於低位,所以近期很多本地“師奶”逢低購入了不少貨品。“但因為內地來掃燕窩的顧客少了,所以量還是上不去。”她說。
業內:瓶裝燕窩難成主流
“我們從來不做血燕,就是因為血燕的選擇、加工、銷售環節根本無法掌握。”昨日,大馬記憶燕窩產業聯盟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燕窩走私逃避入境檢疫、摻假、化學加工、熏色、加膠等問題早已不是行業秘密,問題根源就在於東南亞燕窩貨源裸裝,使消費者和商家都難以追溯供應鏈上游。
據了解,今年4月衛生部出台新規,將食用燕窩亞硝酸鹽的臨時管理限量值限定為30毫克/千克。“大部分裸燕的亞硝酸鹽含量難以達標,所以進口受到影響。”王芳治表示,但由於燕窩經過清洗、浸泡、蒸煮等處理后,亞硝酸鹽含量會大大降低,因此瓶裝燕窩的銷售尚未受到明顯影響。“不過瓶裝燕窩的生產、運輸成本都大幅提高,零售價格居高,還不能成為燕窩消費的主流。”王芳治說。
昨日,由廣州食品行業協會燕窩專業委員會、廣州市海味干果行業商會、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等行業組織和天馬、龍標心燕、大馬記憶、上官燕等品牌商代表聯合發布了燕窩產業誠信宣言。宣言表示,將堅持按國家食品安全規定處理燕窩原料,把好食品安全准入關,嚴格執行燕窩出口報關及檢驗檢疫等法律規定,堅決抵制、打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燕窩。對於制假售假的企業,除“退一賠十”及其他相關法律責任外,將永久性禁入燕窩行業。
此外,記者獲悉,有關燕窩的首個國家標准或將於明年出台,廣東省燕窩產業協會也正在籌備當中。
(來源:廣州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