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多家媒體曝光:一些地方售賣使用明膠、海藻酸鈉等制成的假魚翅。甚至有專家斷言,市場上賣的魚翅90%都是假的。
18日,市食藥監局下發通知,將重點打擊餐飲服務單位摻假摻雜、以次充好、假冒珍禽海產品等違法行為。重慶晚報記者走訪主城部分水產市場發現,假魚翅充斥市場,便宜的5元一袋。
三無魚翅
“魚翅是這樣包裝的絕對真的”
發現地:三亞灣水產綜合交易市場洲際國際水產門市
價格:450~1580元/斤
店鋪左手邊的牆上放滿了魚翅,按不同種類和價格,一排排放在玻璃架上。陳姓店員介紹,賣得最好最貴的叫“牙棟翅”,每斤1580元,最便宜的是翅仔,每斤450元。
記者發現,這些魚翅都是用透明塑料袋裝的,上面沒有生產廠家、產品說明等信息,隻標有魚翅種類和價格的標簽。“魚翅是這樣包裝的絕對真的。”該店員保証。
重慶君和酒店大廚、全國一級廚師李洪稱:“上述產品沒配料細則、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等要素,明顯屬三無產品,不應出現在市場上。”
合成翅
沒吃過的還認為是真的
發現地:盤溪水產品市場鴻海水產超市
價格:25~60元/斤
17日下午,記者在店鋪詢問是否有合成翅時,女老板從冰櫃拿出樣品給記者挑選。據了解,人工合成翅每袋500克,價格在25元~60元。“25元的稍微次一點,口感不太好﹔60元的沒問題,沒吃過的還認為是真的,隻有常吃魚翅的行家才能識別出來。”人工合成翅的包裝袋上顯示,主要成分為“明膠21.20%,水73.5%,海藻酸鈉5%。”
李洪解釋,“人工合成翅”一般是以干燥的金針菜作為基本食材,用小針劃成一個個細條,再加油炸,形似魚翅。記者看到的合成翅多是以食用明膠、海藻酸鈉等材料合成,並非健康的合成翅。
素翅
“和真魚翅沒區別賣得很好”
發現地:西三街水產市場林紀海鮮干貨
價格:50~100元/斤
17日上午,記者在這家店裡看到貨架上挂著幾包類似黃色粉絲的貨品,包裝上寫著“巨鯊精選真品”字樣。打開其中一個包裝袋,一股咸咸的腥味扑鼻而來。老板很坦白:“這是素翅。”
老板解釋,素翅並非真的魚翅,是用明膠和其他添加物制成的合成魚翅,“和真魚翅沒區別賣得很好”。老板還說,一般的飯店甚至酒店都會來買。”
李洪認為,撇開真假不談,如果素翅是用綠色健康的材料合成,對身體健康沒太大問題。“那些含有過量明礬等化工品的‘素翅’則有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