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人們以前常說歷史上有三個改變世界的蘋果:誘惑了夏娃的蘋果、掉落在牛頓頭上的蘋果和喬布斯的蘋果公司。1月25日,“神奇的”蘋果公司市值跌至全球第二,被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超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后喬布斯時代的蘋果公司如何保持其創新力和影響力,成為關注焦點。
創新乏善可陳導致蘋果業績下滑
“全球最值錢上市公司”蘋果公司1月25日收於每股439.88美元,跌幅為2.4%,以4130億美元的市值從坐了近一年的冠軍寶座跌落。當天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以0.4%的漲幅收於每股91.71美元,以市值4182億美元超越蘋果,成為全球最有價值公司。
創新力一直是支撐蘋果品牌價值的主要動力,之前蘋果在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領域的創新,一直是亮點頻出。蘋果公司近三年前問世的iPad產品仍被作為其創新的標志。然而,近年來,市場看到蘋果產品更多停留在改進、升級上的小修小補,在創新方面乏善可陳。去年蘋果推出的iPhone4S和iPhone5,包括iPad系列都被批評說創新不足,一些分析家對蘋果公司能否僅憑對一件產品的款式更新保持增長表示疑問,如果蘋果停止持續性的開拓創新,那麼自然也無法持續享有高回報。
喬布斯說,“如果你做了一些還不錯的事情,你應該繼續做一些更好的,而不要停留太久,要不停地想下一步”。蘋果可能在上一代的蘋果手機上“停留”了太久。蘋果的確沒有過久地停留而不斷推出新產品,但關鍵是激烈的智能手機競爭中,誰都不停地在想“下一步”。
對像蘋果這樣的科技企業來說,技術創新才是核心資本。隻有不斷創新,使技術始終保持領先,擴大和延續產品的生命周期,才能生存下去。
市場對於科技企業是殘忍的。在蘋果技術創新迭出的時代,蘋果股票可以被炒作到700多美元,因為大家對蘋果未來的成長預期是看好的。在蘋果產品漸漸走入常規的情況下,哪怕暫時的銷量依然增長,對未來成長預期的看跌同樣可以導致蘋果市值幾天內蒸發數百億美元。隨著技術更新的加快,市場競爭的加劇,科技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從長遠來看,如何熨平產品生命周期變化所帶來的收入波動,創新比價格競爭更為重要。
中國市場興許是蘋果下一個增長點
有許多猜測認為,中國市場興許是蘋果公司的下一個增長點。在蘋果2013年第一季度財報中,大中華地區的銷售數據被單獨列出成為最大亮點,該地區67%的高增速遠遠高出了來自美國、歐洲和日本市場的15%、11%和25%。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此前對媒體表示,中國成為蘋果的第一大市場指日可待,蘋果對未來中國市場充滿信心。蘋果甚至表示以后將會在中國首發新產品。
蘋果充分認識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正在加大力度拓展銷售渠道。去年一年蘋果在中國的優質經銷商數量翻番,增至400多家。目前,蘋果已經與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建立合作關系,並正在努力與中國移動洽談合作意向。
但分析人士預測,由於蘋果難走“平價路線”以及對中國市場重視較晚,中國市場恐怕也很難成為讓蘋果重回第一的“金鑰匙”。中國是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市場,而蘋果佔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在去年第三季度從第四位滑到第六位,不僅遠遠落后於位居第一的三星,也落后於聯想、華為和中興等。此前蘋果的定位較高,恐怕要迎合市場走低價的路線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蘋果產品的優勢在中國略顯“水土不服”。蘋果的成功之處在於提倡了一種全新的生態系統(iOS),使客戶可以將蘋果各類產品聯動整合使用。對該系統的使用和依賴,有助於客戶對蘋果品牌的忠誠度。但在中國市場,客戶使用全套蘋果設備,用這一生態系統來構建自己的電子生活的案例並不普遍,也就是說中國客戶並沒有享受到這一系統的更多好處,蘋果的吸引力也隨之減少。
除了消費市場,中國同時也是蘋果產品重要的生產基地。隨著蘋果增長的放緩,這些中國代工企業將可能面臨利潤下降、訂單下滑的前景,如何盡快“邊干邊學”,加快產業轉型和升級也是未雨綢繆之事。
美國有媒體評論稱,喬布斯和蘋果改變了世界“玩”的方式,將現有的創意變為主流的應用。蘋果創造的不僅是技術革新,還是文化革新。蘋果是“聰明代碼和極致美學的完美結合,是心理學、行為科學和哲學等各領域的前沿結晶”。曾經被“神化”了的蘋果公司跌下神壇也許是好事,無論是對於蘋果公司本身,還是對科技市場的不斷進步。
(本報紐約、曼谷、華盛頓1月27日電 本報記者丁小希、王慧、溫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