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城鎮化 天津葛沽鎮農村“滯留戶”調查
一棟棟住宅樓拔地而起,一批批村民陸續住進城鎮。這是近幾年來天津市津南區葛沽鎮城鎮化過程中的一幅圖景。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不斷被拆除的農民房屋和愈發空蕩蕩的村庄,以及少數“滯留荒野”的村民。
大部分村庄都有“滯留戶”
2012年9月的一個夜晚,康泰一家三口像往常一樣,安然入睡。突然,“?當”一聲巨響,激起了此起彼伏的犬吠聲,康泰從夢中驚醒,“這下壞了”。果不其然,康泰家的大門被反鎖,停在外邊的夏利車窗被砸得粉碎,車身被砸癟。
康泰是葛沽鎮南辛房村村民,汽車被砸,對他來說,早已不是第一遭了。村子沒拆遷前,康泰家裡就裝了4個監控器﹔現在又安裝了5個。通過調看錄像,康泰辨認出,3個砸車人中有兩個是跟拆遷有關的。康泰很肯定地說,汽車被砸,跟自己沒在“村民整合工作協議書”上簽字有著密切的關系。
2007年3月開始,葛沽鎮所轄村庄陸續推行“宅基地換房”政策(即農民自願以其宅基地,按照規定的置換標准,換取小城鎮內的一套住宅),與之同時進行的還有“土地換保險和補償”(即農民放棄自己的耕地,而政府則給予一定補償,並為其購買一定的社會保險)。這些就是康泰所說的“村民整合工作協議書”的主要內容。
當地多名村民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最早知道村裡要“宅基地換房”,是通過一份落款為“葛沽鎮鎮政府”的《告村民書》,但上面並沒有加蓋鎮政府的公章。其間,村委會還組織村民代表圍繞土地整合問題召開了“征求意見會”,但許多村民認為是“下達命令會”。此后,政府委托評估公司對村民的住房和宅基地做了評估,並下達評估報告單﹔如果村民同意評估補償,村裡將為其提供一份“村民整合工作協議書”。簽完字、摁完手印后不久,村民就得在規定時間內交出房屋鑰匙,並從村裡搬遷到鎮上新建的還遷樓。而鎮整合工作辦公室隨后就會把村民住房推倒、推平,並對村民的耕地進行整合。
按照天津市的規劃,通過“宅基地換房”和“土地換保險和補償”,政府對原村庄建設用地進行整合,而節約下來的土地“招”、“拍”、“挂”出售,用土地收益彌補小城鎮建設資金缺口。
記者在當地採訪了解到,截至目前,葛沽鎮25個行政村中,將近20個村庄已通過“宅基地換房”和“土地換保險和補償”實現了城鎮化。
不過,近20個村庄中,跟康泰一樣,沒有在“村民整合工作協議書”上簽字,仍“滯留”在村裡的村民,還有不少。記者實地走訪了解到,楊惠庄村有3戶,劉庄村有3戶,辛庄子村、鄧岑子村也有兩三戶,南辛房村至少有4戶,葛沽三村甚至還有60戶左右。多位村民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近20個村中,大部分都有幾戶“滯留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