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打算融資的創業者來說,有一種隻需要一筆錢,對於這筆錢的背景並不那麼挑剔﹔而另外一種,更看重是誰出的錢,這筆融資后是否能帶來更多資源及支持。英特爾投資更適合后者。
從1991年以來,英特爾投資在全球投資的公司超過1
140家,投資總額已經突破100億美元。其中有300多家已經上市或者被收購,這一成績並不遜於獨立風險投資公司。中國亦是英特爾投資的重點投資地區。在中國,英特爾投資在1998年就投出了第一筆錢。最近幾年,英特爾投資已向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的100多家中國公司投資。在中國,英特爾投資的投資組合包括A8音樂、藍汛、金山、易寶、好樂買、創新科、鳳凰新媒體、銀江股份等。這些公司中,已有多家公司在納斯達克、紐交所及中國A股上 市。
最近,《環球企業家》就英特爾投資的投資邏輯拜訪了英特爾投資中國區董事總經理許盛淵。
現在很多人在說互聯網存在泡沫,不管這個說法是否正確,現在能夠確定的是,中國的風險投資長期來看機會就在互聯網。互聯網可以提供信息給大眾,也可以提供娛樂給大眾,這兩個東西大家都需要。但哪家公司會變大,哪家公司會成功?這的確很難挑選。
在這樣的大方向之下,我們在選擇投資對象的時候,觀察的重心就要放在管理團隊之上,用電子商務的例子來說,如果你回到2000年的美國,那時候有亞馬遜、有eToy等,好幾家公司都上市了,但是最后來說隻有亞馬遜很成功。所以泡沫不泡沫是很難判斷,即使你認為2000年前后美國存在互聯網泡沫,那活下來的那家公司依然會越變越大而不是泡沫破滅就死亡了。你要看哪家公司會活著,必須要看管理團隊的執行能力。有人說人人或者是其他的公司好像估價很高,有點像泡沫,但其實從長期投資者的角度來說,你覺得這家公司有最好的管理團隊,這家公司如果未來還會長期活著,還能對社會創造一些價值,這類公司都不用擔心。在中國,你把中國、消費者、互聯網這三個東西放在一起,並且有一個具有執行能力的團隊,賺錢應該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現在很多人也已經看到,移動互聯網未來的規模會比傳統互聯網更大。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意味著可能會隨時隨地改變我們做事情的習慣。英特爾投資對移動互聯網也很看重。
從移動互聯網的技術發展來看,以前是WAP,現在有3G,未來還會有TD-LTE(中國移動的4G技術)。移動互聯網的經驗,會與傳統互聯網有些是一致的。但是在手機上或者其他移動終端上,也會產生一些新的玩法。現在對我們的挑戰是,我們需要在未來的環境中,判斷此刻哪一類公司會變得比較 強。
我們已經看了一些移動互聯網公司。我對這類公司有一些基本的看法:比如一家公司是通過把手機上面的照片能做出一些對用戶有價值的整理,並且用這個方法來很快抓住幾十萬、幾百萬的用戶,他們未來就有可能變成很大的移動互聯網公司。能否較快為眾多用戶創造價值,決定了它的估值。這個看法對不對是另外一回事,但在現有階段必須確定基本的標准才能對它們做出判斷。
另外,對於行業趨勢與投資公司,實際上也存在更復雜的組合。比如我們也認為電子商務很有潛力,但未必隻有投電子商務網站才能從這個趨勢中獲益。現在英特爾公司在看智能電視,對於我們來說,電子商務只是電視的一類內容。內容是什麼?內容是說消費者可以享受、可以看到、可以接受的東西。你在這個大屏幕上的體驗跟在筆記本上的體驗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如果從手機上買東西、在筆記本電腦上買東西、在電視上要買東西,三種屏幕上面體驗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你投資智能電視,也可能同時在投資電子商務。
作為英特爾公司的戰略投資部門,英特爾投資最重要兩個投資方向是:首先是要有回報,必須考慮到投資能賺到錢﹔其次是要與英特爾公司的業務有戰略關系,不能毫無關聯。前者幾乎所有風險投資的想法都一樣,后者是英特爾投資的特點。
從戰略的角度看,我們內部有一個概念叫“彌合技術鴻溝”(Technology Gap Fillers),就是說在我們的技術和路線上,有一個部分的技術,我們自己不打算開發,或者我們覺得外面的公司開發比我們要好,就可能會去投這類公司。更大的范圍來講,我們也會致力於生態系統的投資。比如2002年前后,Wi-Fi芯片出來的時候,我們需要一些設備公司來支持,相關的公司就必須要投資,來加快整個生態系統的發展。
另外的一個投資方向是尖端技術,我們叫Eyes and Ears。就是說我們看到某一個技術,我們可能今天看不太出來這個技術的內容與英特爾的業務部門有什麼關系,但是覺得未來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行業,現在投一點錢看某一項技術的發展空間。
所以相比大多風險投資,英特爾投資並不是什麼賺錢投什麼。但英特爾公司的內部資源,也讓英特爾投資在有戰略相關領域的投資更有優勢。我們的很多投資,不只是風險投資部門討論就決定,而是要請相關業務部門的總經理或者其他相關人員參與討論。這些業務部門的同事,與我們有些不一樣,他們對市場很熟。相對來說,風險投資部門看的是未來三五年會怎樣,業務部門很清楚未來6個月到一年時間的情況。這樣可以形成很好的互補。
幾乎所有風險投資都會說看重團隊,那麼更具體而言,我們比較看重的是管理團隊跟投資者的溝通。有的管理團隊是很聰明的人,有很強的自信,但是他們如果遇到困難的時候也不願意和投資者溝通。跟投資者溝通很重要,並且要明確自己遇到的問題和需要的幫助。因為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如果這家公司成功的話,我作為投資者也會成功。我要給你錢,不是想要控制你,而是想辦法幫助你。如果要幫助的話,我要知道你那邊需要什麼幫助。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投資者跟管理團隊要有一個溝通的能力。
一個例子是藍汛。我們05年投資了這家公司,到它去年10月上市,一起度過了很多年時間。藍汛也有過起起伏伏,但是我們很緊密地和他們合作。我很喜歡王鬆(藍汛CEO)和他的團隊,因為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就在董事會裡提出,然后溝通解決辦法。51.com也是我們投資的,他們三四年前是這個領域增長非常快的公司,但是現在他們要改成比較像游戲公司,我覺得這個方向也不是錯的,也在跟他們溝通。
在2011年,英特爾投資還將會繼續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現在的計劃是投資12家。其中移動互聯網肯定會投,智能電視、雲計算、嵌入式系統等領域對於我們來說都是比較大的機會,所以也都會涉獵。
來源:環球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