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晨創投:本土VC的創業之路--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研究院特約顧問>>肖冰>>相關報道

達晨創投:本土VC的創業之路

來源:《經濟觀察報》

達晨創投的總部雖然設在深圳,娘家卻在湖南。2009年,湖南電廣傳媒修改章程,將創投業務正式作為公司主業,達晨創投成為了電廣傳媒最大的利潤來源。據說,聖農發展上市當天,劉晝把總裁肖冰和高級副總裁邵紅霞叫到辦公室,三人抱頭痛哭。
2013年02月01日17:15        手機看新聞

  達晨創投的總部雖然設在深圳,娘家卻在湖南。作為湖南電廣傳媒的全資子公司,達晨創投成立於2000年,是國內最早的風險投資機構之一。2006年之前,達晨創投一直虧損,電廣傳媒甚至有意撤銷這一公司。誰也沒想到的是,幾年后它成了電廣傳媒旗下最賺錢的公司。

  達晨

創投傳奇的巔峰出現在2009年,中國創業板開板,達晨創投的項目開始批量IPO上市,當年即有億偉鋰能、愛爾眼科網宿科技等公司挂牌,成為創業板首批上市企業最多的創投公司,其投資的聖農發展也在中小板上市﹔2010年,又有太陽鳥等10個投資項目上市。

  截至目前,達晨創投管理資金105億元人民幣,投資企業140家,成功挂牌上市項目19家,6家企業通過並購或回購退出。2008年和2009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2133萬元、2942萬元,但到了2010年,淨利潤暴增至4.1億元,增幅1295%﹔到今年年中,達晨創投的淨利潤就已達4億元。

  2009年,湖南電廣傳媒修改章程,將創投業務正式作為公司主業,達晨創投成為了電廣傳媒最大的利潤來源。

  掙扎

  “你看,那就是我們這些年的成績單”,在達晨創投總部的會議室裡,這家公司的創始人、董事長劉晝指著桌子對面的牆壁說,那裡密密麻麻地挂著一百多個達晨投資過的公司lo-go,一個個小方塊鋪滿了整面牆。在接受採訪過程中,劉晝始終保持著笑容,說話時慢條斯理,每句話都像是經過推敲的,常年在體制內生存,使得他非常懂得如何保持分寸。

  然而在生意上,他更像一個彪悍的狩獵者,在一個充滿未知風險的領域,把公司帶入了中國VC的第一梯隊。2009年,當億偉鋰能、愛爾眼科和網宿科三家公司成功登陸創業板時,各種榮譽一夜而至——“創業板最大贏家”、“創業板獵手”、“中國最佳退出創業投資機構”,而劉晝本人則被稱為創投界的“金手指”。

  上世紀80年代,劉晝從湖南財經學院會計專業畢業,被分配到省木材公司做了10年會計,后來他通過公開競聘進入湖南廣電中心,任財務科長。1996年進入電廣實業上市籌備小組,1999年3月電廣傳媒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為中國傳媒第一股。1999年11月,公司更名為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劉晝擔任總裁助理,他開始相信這是一個資本可以改變命運的時代。

  2000年,電廣傳媒董事長龍秋雲對他說:“給你一個億,去開個風險投資公司”。當時他猶豫公司是開在北京還是深圳,就索性找了位風水先生,后者的建議是深圳。“我內心其實早已決定要到深圳發展了,因為深圳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市場化程度更高一些”,劉晝說。

  創業的前十年過得特別煎熬,劉晝和團隊一直處於不被信任的失落狀態。2001年到2005年,達晨一直虧損,沒錢、沒人、沒機制,最困難時公司竟隻有一位投資經理。為了生存,達晨也曾嘗試做創投以外的投資,甚至包括不良資產處置以及地產開發。因為總虧損,劉晝已經習慣了每次回湖南參加電廣內部會議時被批評。但另一些聲音則讓他坐立不安——有人提議把達晨總部搬回長沙,節省辦公費用,更有人建議干脆撤銷達晨。

  達晨的處境其實是當時中國整個創投行業的現實寫照,據深圳創業同業公會統計,2000年時的196家創投公司經歷退出或轉型后,到2005年隻剩10多家。但劉晝不想打退堂鼓,他給龍秋雲寫了一封“萬言書”,強調三個方面:首先,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其次,資本市場方興未艾,經歷了初期陣痛后將迎來發展高峰﹔第三,股權分置改革“開弓沒有回頭箭”。結論是:中國創投市場充滿機會。或許是這封“萬言書”打動了龍秋雲,也或許后者壓根就不想關閉達晨,最終公司保住了。

  2006年7月,同洲電子成功登陸中小板,達晨此前投資的1000萬元升值也超過30倍,這是達晨第一個通過上市成功退出的投資案例,也被譽為中國創投業的裡程碑事件。因為背靠電廣傳媒的大樹,達晨幫助同洲電子獲得了湖南省約六成的電視機機頂盒市場,還幫助其獲得了8000萬元的銀行貸款。

  達晨創投的團隊一直在尋找機會証明自己真正的實力。

  反轉

  創業板給達晨創投帶來了機會,首批28家登陸創業板的公司中,有23家VC或PE投資的企業,其中達晨佔了3家——億偉鋰能、愛爾眼科和網宿科技,成為首批創業板獲批上市企業最多的創投公司,達晨因此在資本市場聲名鵲起。

  2009年10月21日,福建聖農發展在中小板上市。達晨創投從2006年底開始投資聖農發展,2008年,這家為百勝餐飲、肯德基中國公司提供凍雞的供應商就實現了營業利潤1.82億元,成功上市后,業績一直保持高速增長,股價穩定上升,鎖定期結束后,達晨的賬面回報高達20多倍,超過10億元人民幣。

  據說,聖農發展上市當天,劉晝把總裁肖冰和高級副總裁邵紅霞叫到辦公室,三人抱頭痛哭。當問到劉晝此事時,“這是多年來壓抑情緒的一種宣泄,”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如果說以前我們的部分投資業務是依附了電廣的資源,那麼聖農發展則完全是靠自己獲得的成功,是達晨的成人禮”。

  聖農發展是肖冰“意外發現的”,2006年因暴發禽流感,聖農發展經營陷入困境。當時許多基金去看后都未下單。肖冰考察完回來后心情很激動,他堅定地說:“如果公司投資這個項目,我願意把自己全部的錢也押進去!”他的判斷是正確的,達晨投資后,通過對聖農發展的發展戰略和業務模式進行調整,使其迅速盈利,成為麥當勞、肯德基的雞肉供應商,創造了達晨三年“務農”賺20倍的資本佳話,更在當時的資本市場上掀起了一股“上山下鄉”之風。

  從同洲電子、拓維信息到愛爾眼科,從藍色光標達剛路機再到聖農發展等,達晨創投未來將把焦點放在消費服務、文化傳媒、節能環保和現代農業領域。肖冰說:“我喜歡富有創造性的項目,投資最大的美感和藝術性,不是來自於你賺了多少錢,而在於你是否獨具慧眼,引領了一種新的價值觀”。跟慢條斯理、說話嚴謹的劉晝比起來,肖冰說話語速很快,言簡意賅,富於感染力。2002年從電廣傳媒總裁助理職上“空降”達晨的他曾經為了尋找項目,用“掃大街”的方式一門一戶去和企業談,就是這種保險推銷員似的拼勁,讓他對市場比一般職業投資人多了更直接的感知力。像愛爾眼科、藍色光標等項目,幾乎所有外資PE都看好,隻因法律障礙或其他原因沒投成,不過國內卻沒一家基金看好這類公司,肖冰果斷地推動公司決策投下了這些獨特模式的項目。

  未來

  “我現在希望每年都到美國硅谷住上一陣子,換換腦子,改變一下思維方式。”肖冰說,“也許有一天達晨也能像紅杉那樣,投資一家像Google、蘋果電腦這樣的公司”。

  達晨創投雖已成功躋身百億VC俱樂部,董事長劉晝卻從未感到輕鬆——在新股發行節奏放緩的預期下,如何確保資金投資安全,是他急需尋找的答案。清科數據顯示,8月在境內市場IPO的15家VC/PE支持的中國企業,共實現了35筆退出,平均賬面回報率為4.67倍,但相比去年同期平均十多倍的回報率,已不可同日而語。“對於風險投資基金而言,未來所面臨的問題不是投不到項目,而是投了賺不到錢。”劉晝說。

  相對於外部環境的變化,更大的危機感來自自身,通過10年的發展,達晨已在國內搭建起了不錯的關系網絡,它似乎已變成一家老派的創投公司,一不留神就會走向僵化。“我們一路走到今天,體現了這個團隊的創業精神,然而除了自己努力外,還包括中國經濟大環境和運氣的成分。”劉晝自謙地說,“我現在最擔心是老骨干們分到錢,丟失了最初的狼性,沒了活力”。

(責任編輯:達昱岐、賀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