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探索
避免“在家種地,進城吃飯”
似乎一夜之間長出來的工廠,莫說農民工心裡驚訝,連民權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辦公室主任李樹寅都覺得有點像做夢似的。“去年一年,開發區就引進了30多家企業,早一年你來看,這些紅紅火火的工廠,還都是剛施工的大坑呢。”
這些企業,干嘛扎堆兒到一個內陸小縣城安營扎寨呢?
香雪海科技有限公司,來自浙江慈溪,2011年到民權,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制冷企業。記者把問題拋給了總經理趙鵬。趙鵬道出原委:“在慈溪,我們面臨三大瓶頸:一是土地資源緊張。要擴建廠房,地價比在民權要高幾十倍。二是用電緊張。三是勞動力也緊張。”
“光說勞動力吧,2010年底,我們在慈溪,大年初三就開始招工了,否則你招不上來!這兩年到了民權,春節休息10天,沒事兒!”
農民的掙錢願望和商家的用工訴求達成了一致。這正是東部沿海的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大潮中的一朵浪花。
除了用地、用電、用工方面的共性優勢,李樹寅認為,民權找到了制冷這個主導產業,才是牽牛牽住了牛鼻子。
“產業轉移,人家可以來民權,也可以去鄰縣,鄰縣也有優惠政策和勞動力資源。為啥非到咱這兒?”
他介紹,民權在過去,有發展制冷業的基礎。當年的“冰熊冷櫃”,是輕工業戰線的一面旗幟,也培養了大量的熟練工人。浙江慈溪、廣東中山,這些制冷聚集地都有民權人的身影。“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重點扶植制冷產業,這比眉毛胡子一把抓,更能跳出同質化競爭,迅速形成特色。市場經濟,特色就是優勢啊!”
截至目前,已經有56家制冷企業聚集在民權,22家整機裝配企業、34家制冷配件企業,內部產業鏈已經形成。就年生產能力來說,具備年產冰箱冰櫃1200萬台、冷藏車1.5萬輛的能力。民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已得到省裡批准。
“到民權后,我們的銷售收入翻了一番。”趙鵬說,“2011年我們銷售收入是4.5個億,2012年是9個億!”
別小瞧這幾十家工廠,它們是撬動民權縣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支柱。
“未來幾十年中國最大的發展潛力在城鎮化,城鎮化是發展的巨大引擎,這可以說是上上下下的共識了。”民權縣委書記王仲田說,“問題在於怎樣實現城鎮化?底下的經驗是,沒有產業支撐的城鎮化,搞不成,也搞不久。”
“我們發展城鎮化,沒有什麼絕招,這些年來,就是按照省裡提出的以產促城、產城融合的理念,集中力量做好招商引資、產業集聚區和項目建設三項重點工作,找出本地優勢,搭建發展平台,培育特色產業,為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創造條件,為城鎮化建設提供產業支撐。”王仲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