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蜂蜜逼得真蜜賣不動 蜂農無奈揭行業潛規則--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新聞>>宏觀

假蜂蜜逼得真蜜賣不動 蜂農無奈揭行業潛規則

劉瑩

2013年02月20日08:11    來源:東北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假蜂蜜裝瓶

  假蜂蜜黏稠度很高

  假蜂蜜逼得真蜜賣不動,蜂農無奈揭行業潛規則

  老張叫張鳳根,黑龍江尚志市人,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養蜂,曾是當地供銷社的“品蜜師”,用舌尖一品就能確定蜂蜜的收購價格。那個時候,蜂蜜沒有秘密。他說:“我18歲開始養蜂,那時哪有假蜂蜜啊!但是現在呢?用糖造‘蜜’已經成為行業潛規則,很多人都知道,做不做假全憑良心。”

  2010年,老張來沈陽開店,賣家鄉產的椴樹蜜,每斤35元到50元,沒想到的是:“天然的好蜜根本賣不動。顧客不是嫌貴,就是懷疑我的蜜是假的。現在市場上有的蜂蜜4斤才賣19.8元,我的真蜂蜜怎麼能賣得動?”

  被假蜂蜜逼急了的老張,想著用自己掌握的制造假蜂蜜的方法,提醒更多的消費者關注蜂蜜真假、幫助消費者提高真假蜂蜜的鑒別能力。“這是我惟一能做的事情了!”老人無奈的對沈陽晚報記者說。

  老張腦袋裡沒那麼多彎彎繞,他有個朴素的願望,就是上電視教大家怎麼鑒別真假蜂蜜,可現在看起來,這個希望有點渺茫。不過,老張並不氣餒,他像一隻不知疲倦的蜜蜂,向進店的客人不斷講著“良心蜜”與“糖漿蜜”的區別。

  揭秘 “人造蜂蜜”很簡單

  “人造蜂蜜”有多簡單?老張展示給記者看。

  老張的辦公桌上,擺著一排工具和材料:一個電子秤、一個電磁爐、量筒、小勺、一袋白砂糖、水、醬油……(為避免傳播,部分造假原材料隱去)

  老張做的是“椴樹蜜”。老張用電子秤和量筒確定糖、水比重,然后將糖、水倒進平口鍋裡加熱。水溫升高,糖逐漸融化。加熱時,老張用小勺不斷攪拌糖水。3分鐘后,白糖開始變黃,老張又向糖水中加入幾種造假原材料,然后快速地攪拌起來,糖水逐漸變得黏稠起來。9分鐘后,老張滴進四五滴醬油,糖水顏色變得更黃。此時,空氣裡彌漫著白糖甜膩的氣息及醬油的味道,攪拌均勻后,老張關閉電磁爐。看起來與蜂蜜顏色相似的糖水隨后被裝進小瓶子裡,濃度看上去比水稠,比蜂蜜稀。

  冷卻20分鐘后,“椴樹蜜”又濃稠了些,但仍比真蜂蜜略稀。用勺子舀起一塊,拉出的“蜜絲”長達10多厘米。記者品嘗了一下“蜂蜜”:濃重的甜膩掩蓋了醬油的味道,但入口后回味感覺有些苦澀。

  “‘椴樹蜜’盛出來的時候,有些原材料還沒完全融化,所以會覺得稀,如果時間和用量拿捏得再好點就更像了。”實驗算是成功了,老張沒有一點欣喜,語氣裡滿是苦澀。老張說,業內專家可以通過氣味、口感,鑒別出“仿真度”較低的假蜂蜜,如果這種假蜂蜜再加入一些真蜂蜜,專家也未見得能鑒別出,更別說毫無經驗的普通消費者了。

  老張舉了個例子,很多人來買蜂蜜,都習慣用筷子挑起蜂蜜,認為能拉成長絲的,才是好蜂蜜,其實這種觀念完全是錯誤的。比如,通過特殊工藝脫水的蜂蜜,含水量可達10%以下,拉長絲根本不是問題,而一些假蜂蜜拉長絲更是沒問題。

  經驗不行,儀器也能欺騙你。老張把剛造好的“椴樹蜜”涂在折光儀(測試蜂蜜濃度的儀器)上,顯示波美度已達到儀器極值42度以上,“比巢蜜還濃呢!”

  老張認為,蜂蜜的“純真年代”已經一去不返了,“年輕人接觸不到天然蜂蜜,甚至廣告和媒體的宣傳都說反話,現在很多人已經真假顛倒了!”

  疑問 假蜂蜜有多泛濫

  市場上的假蜂蜜是不是像老張說的那樣泛濫成災?是不是完全要靠著銷售者的“良心”才能維系蜂蜜的品質,難道就沒有權威的標准和鑒定方法?

  中國蜂產品協會相關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也無法明確給出假蜂蜜泛濫到何種程度的相關數據。

  但其提供給記者的銷售信息表明,10多年來,尤其是最近六七年來,國內蜂蜜市場正在呈現一個幾何級數的爆發式增長。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2000年我國蜂蜜總產量為24.6萬噸,2011年增長到43.1萬噸,幾乎翻了一番。同期增長的還有進口量,從2006年至2011年,蜂蜜的進口量由0.08萬噸上升到0.25萬噸,增長了三倍。

  面對巨大的增量,中國蜂產品協會並沒有否認假蜂蜜的存在。並且指出蜂蜜造假主要有兩種方式:蜂農為降低飼料成本,購買玉米糖漿、大米糖漿等飼料喂蜜蜂,使得蜂蜜內混有非蜂蜜物質﹔少數不法廠家直接將其他的糖類添加到蜂蜜裡,賣給消費者。

  在蜂蜜市場的快速增長中,究竟有多少是蜂蜜的功勞,卻不得而知。中國蜂產品協會沒有提供同時期蜂蜜國內銷售量的具體數字,在其發給記者的回復函中,“國內銷量”一項隻有曖昧不明的一句話:除了出口的即是內銷,食品行業、藥品行業、輕工等都有應用。

  至於鑒別蜂蜜的標准,中國蜂產品協會提到了2011年制定的GB14963-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准蜂蜜》。但這一標准是否能夠有效的鑒別真假蜂蜜?記者得到的回復依然模糊不清。

  檢測 不是難題勝似難題

  西北大學蜂產品研究中心教授曹煒告訴記者,中國蜂蜜國家標准曾主要涉及兩大體系,一是安全衛生體系的GB-14963-2003《蜂蜜衛生標

  准》,一是產品質量體系的GB-18796-2005《蜂蜜》。前者由衛生部於2003年發布,主要是規定了致病菌等一系列衛生指標,后者由國家質檢總局於2005年發布,規定了一系列理化指標,規范了蜂蜜的名稱、真實性等。

  起初是白糖,之后玉米糖漿成為造假的主角,於是催生了GB-18796-2005《蜂蜜》。曹煒教授說:“GB-18796-2005《蜂蜜》引進了一項國外技術,通過檢測碳13同位素的辦法可以檢測玉米糖漿。但是大米糖漿很快替代了玉米糖漿,玉米糖漿屬於碳-4植物糖,而大米糖漿是碳-3植物糖,可以成功規避檢測。”

  就在檢驗技術與糖漿的角力過程中,2011年,SM-R技術橫空出世,並在抽檢中檢測出眾多蜂蜜品牌摻有大米糖漿。但令人費解的是,這一技術並未被採用。

  2011年10月20日,GB14963-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准蜂蜜》開始實施,但是並未引進SM-R大米糖漿檢測技術。新標准涵蓋了從前的兩大體系。

  但是,山東東營市蜜蜂研究所所長、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宋心仿認為,蜂蜜新國標的打假功能幾乎為零,他說:“這個標准是衛生部起草制定的,更重視食品衛生安全方面的要求,但這與蜂蜜的真實性卻是兩回事。”

  曹煒教授支持宋心仿的觀點:“新國標取消了產品等級的劃分,增加了理化指標限制蜂蜜的含水量,以及污染物限量、獸藥殘留限量、農藥殘留限量等相關要求。但是摻了糖漿的蜂蜜也是符合這些食品安全標准的。”

  曹煒教授說:“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這兩種糖漿的成分基本相同。無論是大米糖漿還是玉米糖漿,都可以用技術手段檢測出來,真假蜂蜜的檢測技術,從來不是難題。”但問題是,在造假技術、檢測技術、標准三者的“百米賽跑”中,標准總是最后一名。

  拷問 光有標准怎麼行

  宋心仿曾做過蜂農,至今仍在經營蜂產品,他曾三次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提出關於蜂蜜行業的建議。他說:“制定標准,還是要參考業內人士的建議。”

  為了新國標的修改完善,2012年5月,宋心仿與衛生部標准處、標准委員會、食品安全評估中心的工作人員及浙江大學蜂業研究所教授等組團到浙江實地考察,還邀請當地60位蜂農參加會議討論。

  宋心仿說:“蜂農們打假呼聲很高,摻了糖漿的蜂蜜影響了蜂農們的利益,而生產天然蜂蜜的企業也期望加強對蜂蜜真實性的檢驗,隻有這樣,真蜂蜜才能體現出價值。”

  宋心仿透露,考察結束后,衛生部於2012年7月決定修改標准,預計今年6月份新標准的草案可能公布。

  參與此次考察以及標准制定工作的浙江大學蜂業研究所教授胡福良說:“標准的更新沒有固定的期限,一旦發現問題,就需要修改、完善。此次完善GB14963-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准蜂蜜》,主要方向就是解決蜂蜜中摻入大米糖漿的問題。”

  胡教授表示,新標准的一些具體細節現在還不方便透露。他說:“假蜂蜜涉及很多社會問題,僅僅完善標准並不是萬能的。”

  大連蜂產品協會副秘書長陳振義的話似乎給胡教授的話做了注解:“各個時期,蜂蜜都存在著不同的質量問題,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博弈、相關標准的制定、制度的落實等都是影響因素。制定標准會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執行標准還需要投入技術、設備、資金等,執行過程中,大家對標准的理解也不一樣。”(東北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博洋、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