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江蘇這次“政府沒投入一分錢”的探索中,則是嘗試用“第三條道路”來調和這一矛盾,即政府、市場之外的社會化道路。
李奇說,在這次探索中,政府退居后面“垂帘聽政”,所有農村科技服務超市的分店均由當地龍頭企業牽頭建立,政府不投入,隻負責政策引導。而在選擇分店店長的時候,既要保証企業的持續盈利,還要保証科技惠農。政府的角色是政策支持、引導監督與后續考核。
具體來說,企業出資金和種苗,這邊邀請專家來培育高科技產品,那邊吸引農民入伙出勞動力和土地,這樣可以起到“一箭三雕”的作用:專家們以前發愁的“中試”環節有人出資埋單了,農民之前擔心的“沒有科技含量的糧食不賺大錢”也開始有了轉機,企業老板則在更高的科技含量和更多的農民入伙前提下做大做強企業。
江蘇省科技廳的預期是: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吸引人才和科技回流農村。
這已經漸漸成為現實。用連雲港市東海縣農村科技服務超市分店店長錢振權的話來說,這一模式為當地花農帶來了兩大根本性轉變:一是理順了供銷渠道,集成了原種和配套資材的供應、技術指導與服務、培訓與示范以及市場開發等生產各類要素於一體,為花農提供“一條龍”服務﹔二是逐步改變了當地花農的種植理念,提升了花農的專業水平。
按照錢振權的說法,在日常的運營中,東海分店除了為當地農戶直供比其他渠道便宜15%∼20%的原種外,更提供技術跟蹤服務。10名技術人員常年定期開展現場示范教學和專題講座培訓,以保証花農們的種植知識和技術跟得上市場的需求。
如今,54歲的種植戶周正標所在的雙店鎮1.2萬畝的基地幾乎全部種上了百合花,帶動600余戶農戶,農戶增收方面更是“了不得”,周正標告訴記者可以達到800多萬。
“主要還是規模效益。”錢振全說,整個產業鏈打通之后,農戶直接對接市場,流通的成本也在降低。
按照江蘇省科技廳的統計,目前,江蘇省已建成“科技服務超市”215家,遍及全省13個省轄市,涉及家禽、果蔬、水產、花卉、蠶桑等農副產品的種養、生產和加工點,科技特派員隊伍超過2000人,轉化應用新成果593項,組織咨詢培訓3300多場次,服務農民200多萬人。(記者 邱晨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