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北京外來人口十余年翻一倍--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北京外來人口十余年翻一倍

2013年03月06日08:25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代表們認真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京華時報記者張斌攝/視頻

  動態

  昨天,北京代表團召開全團會,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表示,北京的發展絕對不能照搬照抄其他世界城市的模式,要走自己的路。此外,要正視人口、環境、資源的矛盾,尋找破解之道,絕不回避。在現場發言環節,全國人大代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歐陽淞提到人口問題時稱,北京外來人口10余年翻一倍。

  【關鍵詞·回顧工作】

  萬元GDP能耗降25%

  會上,郭金龍用12個字來概括聽完政府工作報告的感受:求真務實、鼓舞人心、受人尊敬。郭金龍說,中國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總量從26萬億到52萬億,翻了一番。中國的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了20%。而且我們成功地舉辦了以北京奧運會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國際活動,我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不斷增強。

  “對取得的成就是倍感自豪,應該講作為一個中國人,這些都是自豪的。”郭金龍說。

  談到近年以來北京市工作回顧,郭金龍表示,北京進行了以首鋼搬遷為代表的大規模產業結構調整。“首鋼搬遷的過程中,北京減少了800萬噸鋼鐵產能。此外,現在北京萬元GDP的能耗是0.44噸標煤。這個指標是在全國領先的,水耗是21.5立方米。五年以來我們的萬元GDP能耗和水耗分別下降了25%和32%,節能減排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步。”郭金龍說。

  【關鍵詞·破解矛盾】

  正視人口問題不回避

  郭金龍坦言,奧運后的北京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北京市的經濟結構是第三產業已經佔76.4%,第二產業隻有22.8%,第一產業是0.8%,也就是北京的經濟已經是服務業為主的經濟了。“那麼這樣一個結構的經濟,這樣一個經濟結構的城市,如何可持續發展?這是我們面臨的首要課題。”郭金龍說,北京的這種情況全國沒有,而且放到世界上,即便有一些大都市結構類似,但因國情不一、制度不同,我們北京隻能借鑒、不能照搬,要堅持立足於國情、市情,走我們自己的路。

  此外,郭金龍談到了關注度頗高的人口問題。他表示,必須正視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要破解特大城市服務、管理的難題,要更加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地加強城市的精細化管理,這是一個回避不了的現實課題。“我們的國情最大的一條就是我們有13億人口。北京作為首都,目前我們政府在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如何實現溫總理今天在報告當中提出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規模的合理控制,這對我們來講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性課題。”

  1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歐陽淞

  外來人口十余年翻一倍

  新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歐陽淞拋出一組數字例証大城市人口弊病。昨天歐陽淞現場發言說,北京等特大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外來人口。但是問題是近年來大量的外來人口涌入北京等特大城市。根據去年北京市統計局公布的人口統計數據,2011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達到了2018萬人,與1990年的1081萬人相比,增加了937萬人,增加了87%。21年裡,差不多增加了1990年一個北京城的人口。而從2000年到2011年的11年,增加了637萬人,是前一個十年增加人口數量的兩倍多。在北京市2018萬人口中,外來人口達到了742萬人,比2000年的256萬人增加了486萬人,接近兩倍,10余年來北京外來人口翻一倍。外來人口的不斷增加,為北京市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便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人口規模的擴大,對於城市的資源、環境、市政基礎設施和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也形成了巨大的壓力。

  歐陽淞認為,北京等大城市應該盡快制定出台北京市的居住証制度,發揮這一制度在引導、服務和管理外來人口方面的重大作用。

  2

  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

  每年審計百余次負擔重

  周其鳳特別提到,每年北大要接受大大小小的審計150次左右,這對於一個學校來說負擔是很重的,差不多兩三天就有審計的來,時間待得長的可能是兩三個月,短的也有一兩天。

  周其鳳說,經常收到大學校長離任的審計,每次審計都有問題。但實際上審計出來后,校長本人並沒有任何違規行為,沒有責任,但審計報告卻稱,校長要對好多事情負領導責任。“我想所有校長都負有領導責任的時候,是不是也要檢查我們這個審計制度設計,到底有沒有什麼問題,難道真的是所有校長都不稱職?所以,我希望審計工作能夠研究一下怎樣更有效。”

  談到教育公平問題,周其鳳說,按照國家現有的辦法,不可能滿足所有的青年來北大上學的願望。“但我也有一個夢想,就是讓想做北大學生的人都能成為北大的學生。”周其鳳說,通過科技支撐來實現全國人民共享北大,共享北大優質教育資源這樣一個目標。

  3

  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

  應當考慮立社會教育法

  談到青少年的教育問題,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表示,“最近在全國連續發生的幾件關於青少年的案件,我們一方面感覺到非常的痛心,另外一方面也引發了大家深入的思考”,陳雨露說,應當在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之間有一個整體設計,讓青少年全面、健康地成長。

  他還認為,一方面要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仁義禮智信的教育做一個社會性的整體強化,同時,從構筑現代的秩序當中來加強和完善青少年的社會教育。“比如說關於法制國家的理念,在半個世紀之前,發達國家包括我國香港都已經有了《社會教育法》。在中國內地,中央政府是不是也應當考慮中國的《社會教育法》立法問題。”

  □現場

  吳正憲:要給孩子做夢的時間杜德印:我替孫子感謝你

  “現在大家都在談中國夢,我也想說一句我的中國夢,做夢先得給孩子做夢的時間,我的夢想是讓我們的學生和教師能夠有一個正常人的生活,尤其是我們的孩子,還他們一個正常的原生態環境。”

  昨天現場,全國人大代表、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小學數學教研室主任吳正憲的言論引起共鳴,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德印認真聽完吳正憲的發言后,馬上現場回應,“我替孫子感謝你,我們的孩子不應從小受到這種社會教育的摧殘,這個事情需要大家今后一起努力啊!”

  “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沉重的課外作業影響了整個一代人的健康成長,這點不容忽視”。吳正憲說,之前參加教育部審查中小學的數學教材發現,真正按照國家的課程教材來實施教學,學生的負擔不重,能夠完成。但實際上,我們的孩子沒有一個正常人的生活,大家都在喊負擔重,重在哪兒?是什麼原因所致?為什麼會這樣重?怎麼去治理這個重?我們的政府應該做些什麼?

  一連串的發問,吳正憲代表越說越激動。吳正憲認為,政府應當引導建立正確的評價機制。“一些政府官員評價學校、評價地區的教育就是分,有幾個考上北大清華,分數線到什麼程度”。吳正憲說,評價學校隻靠分數是絕對不可以的,應當是全方位的,特別是在教書育人、培養學生成長方面我們應該建立正確的政績觀和評價機制。

  吳代表說,小學六年在人生中隻有一次,我們常說現在你努力吧,長大你就幸福了,殊不知兒童的幸福和成年人的幸福是不同的概念。“如果一個孩子連做夢的時間都沒有,他怎樣去實現心中的夢想?所以我想好的孩子應當是陽光的心態、健康的體魄、智慧的頭腦、良好的習慣。”記者文靜韓旭

(責任編輯:薛白、喬雪峰)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