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11日,三地原油均價較2月22日基准價下跌1.54%
據金銀島監測數據顯示,截至3月11日,三地(辛塔、迪拜、布倫特DTD)原油當日均價每桶107.432美元,近22日均價每桶112.269美元,較2月22日基准價下跌1.54%。有預測稱在國際油價的走勢下,3月20日左右,三地油價變化率達到4%調價線,國內成品油價格3月底或面臨下調。
值得注意的是,在發改委此前的明確表態下,業內預期成品油新定價機制將在本輪油價下調的同時推出。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日前表示,正在研究油價形成機制的改革方案,針對目前成品油定價的兩個突出缺陷(即調價周期長達22個工作日和4%的漲跌限制),計劃把周期調短,取消4%的漲跌限制,該調就調,以適應國際油價的頻繁變動。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種種跡象表明,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真的來了。
林伯強認為,按發改委的改革思路,今后成品油價格調整更快、更及時、幅度更大。如果在一個比較短的期間內,國際油價大幅度上漲,(如周期縮短為十個工作日,意味著每個月可以上調2次),消費者會難以接受。因此,政府需要建立油價快速上漲的應對機制。
事實上,自2009年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以來,業內一直質疑現行定價機制缺乏透明度。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定價原則是以國際原油價格為基礎,加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收和合理利潤確定,但具體和哪個國際油價接軌,權重如何,國內平均成本、稅收和合理利潤等數據從未公開。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新成品油定價機制,最應該的就是公開定價公式。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原發改委副主任彭森11日表示,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將公布具體定價公式。他還認為,總體說來,現在新機制出台對通脹造成的壓力不大。隻要國際油價下行,新機制隨時可以出台,但具體時機仍要由國務院決策。
(來源:証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