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12日電(記者庄紅韜)當前,江蘇小麥正處於拔節孕穗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氣象災害和生物災害多發期。3月中旬以來,蘇中局部地區遭遇了兩次倒春寒,部分小麥田塊出現凍害,而后期還要過干熱風、爛場雨、病虫害等關口。為確保夏糧豐收,江蘇省啟動實施“奮戰六十天 再奪夏糧豐收”攻堅戰行動,按照“保穗數,增粒數,攻粒重,環環緊扣不放鬆﹔促弱苗,控病虫,防災害,逐項措施抓落實﹔攻高產,保穩產,提低產,均衡發展促增產”的總體思路,突出分類指導,科學運籌肥水,加強中后期田管,全力奪取夏糧豐收。採取以下重點措施:
(一)強化肥水管理,增粒增重提單產。拔節至開花期是小麥第二個吸肥高峰期,要因苗施好小麥孕穗肥攻大穗。對於已施過拔節肥的中強筋小麥,根據苗情長勢,在劍葉露尖至破口期再次施用孕穗肥。對早播旺長、提早拔節的小麥田,在破口期至揚花期每畝葉面噴施抗倒劑溶液,通過縮短穗下節間長度、降低株高和重心來提高植株抗倒能力。沿江沿海地區弱筋小麥基地不提倡追施孕穗肥,以確保弱筋品質。結合病虫防治,大搞藥肥混噴,增強抗逆防災能力,促進增粒增重。
(二)開展“一噴三防”,防病治虫減損失。針對夏熟作物后期病虫總體呈偏重發生趨勢,認真落實"一噴三防"補助政策,及時將補助物資發放到戶,全面普及"一噴三防",全力防控赤霉病、穗蚜、白粉病、灰飛虱等小麥病虫害,防干熱風、防倒伏(早衰),最大限度挖掘增產潛力。4月中旬,組織召開全省小麥赤霉病防治現場會,啟動穗期病虫防治總體戰。大力推進病虫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充分發揮專業化服務組織在病虫防治中突擊隊和主力軍作用。
(三)加強指導服務,進村入戶抓落實。因地制宜,分類管理,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指導意見。通過明白紙、技術挂圖、手機短信等形式,及時將技術指導意見送到農民群眾手中。組織全省小麥專家指導組專家赴各地開展苗情會商,現場指導。採取上下聯動機制,組織各級農業系統的干部和技術人員,採取包縣包鄉包村指導等形式,進村入戶,指導農民落實小麥防災減災穩產增產技術,提高技術到位率。重點抓好315個部省級小麥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通過層層開展現場觀摩,展示先進實用技術。組織種糧大戶、專業合作社、專業化服務組織,率先落實"一控四防"技術,示范帶動大面積技術措施的落實。
(四)強化宣傳引導,營造氛圍增信心。在重要農時季節,下派由種植業系統干部和專家組成的工作組,赴小麥重點產區和主產縣市,深入生產第一線,督導檢查防災減災技術措施落實。圍繞"奮戰六十天 再奪夏糧豐收"主題,充分利用電視台、廣播、農民日報、新華日報等新聞媒體,加大新聞宣傳力度,大力宣傳各地夏糧管理的好經驗、好措施、好典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堅定再奪豐收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