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系金租洗牌:中銀租賃盈利頭牌地位不穩【2】--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銀行系金租洗牌:中銀租賃盈利頭牌地位不穩【2】

2013年05月04日09:47    來源:中國經營報    手機看新聞

  中銀租賃可能被超越

  業界周知,從2007年重新開閘至今,藉由雄厚的資金實力及不斷狂飆的資產規模,20家金融租賃公司在融資租賃業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其中的銀行系,由於母行在中國金融圖譜中的顯赫地位,博得了更多的關注。

  五年余的時間裡,在此群體內部,如前所述,銀行系金租公司的競爭格局似已雛形初露。頗有戲劇意味的是,盡管在國際市場中排名靠前並不乏媒體追逐,但在國內市場,相較其他銀行系的金租公司,同樣身屬銀行系的中銀航空租賃卻顯得有些落寞。

  很大程度上,這與其背景直接相關。與國內兄弟行的自建路徑不同,在租賃板塊的布局上,中行是唯一一家採取並購模式的銀行,於2006年12月“出海”以9.65億美元全資收購了新加坡飛機租賃公司(SALE),一躍成為亞洲最大的飛機租賃公司,后在2007年更名為中銀航空租賃(BOC Aviation)。

  由於不受中國銀監會直管,在過往幾年中,中銀航空租賃的經營未被納入國內銀行系金租公司的觀察統計中,同樣並非廣為人知的是,早在收購完成之際,中行內部即設定了五年內年度盈利不被國內其他銀行系金租公司超越的目標。

  在國內其他銀行系金租公司從零起步的發展過程中,中銀航空租賃要想兌現母行的這一要求難度不大,事實上其已“超期”實現目標。據公開披露數據,2012年中銀航空租賃取得淨利潤2.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87億元,仍居中國銀行系金租公司首位。

  不過,中行對中銀航空租賃在盈利上繼續坐頭把交椅的期許,已面臨兄弟行旗下金租公司的實質性威脅。2011年,中銀航空租賃的淨利潤同比增幅為20%,但至2012年,該公司的淨利潤同比增速已放緩至12%,遠低於國內其他銀行系金租公司。“由於翠鳥的損失幾成定局,今年的盈利增速可能仍不理想。”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據當地媒體報道,由於深陷巨額財務危機,印度翠鳥航空公司(Kingfisher Airlines)的飛機今年年初被本國銀行、稅務部門和機場等不同機構扣留,其中多數系該公司租賃而來。而據這位知情人士透露,除航空租賃巨頭ILFC外,中銀航空租賃亦系翠鳥航空的飛機租賃商之一,如今翠鳥多數被扣飛機零部件缺損嚴重,大部分可能會廢棄,這將令中銀航空租賃遭致高額損失。

  一位接近中銀航空租賃人士表示:“按照去年的發展態勢,工銀、民生今年在利潤上可能會超過中銀。”

  根據工行及民生銀行的2012年年報,工銀及民生租賃上年的淨利潤分別達到11.66億元和12.21億元,二者同比增幅分別為34.8%和42.3%,雖較2011年有所放緩,但仍遠高於中銀租賃。

  “中銀當初也設定了上市目標,但一方面這些年的經營比較保守,再者管理層也沒有足夠動力來推動。”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中銀航空租賃雖然在飛機租賃市場位列亞洲第一,但基本客群都在海外。“目前它在國內飛機租賃市場的份額僅在6%左右,而像國銀租賃的策略就是要搶斷國內市場,2010年的時候即與中銀租賃不相上下。”

  此前收購SALE時,考慮飛機租賃特別是經營性飛機租賃業務所要求的專業能力,中行選擇了放手管理層繼續經營中銀航空租賃並延續至今。然而,隨著國內融資租賃業持續繁榮,在飛機租賃本具優勢的中銀航空租賃卻在國內市場鮮有動作,坊間更有其“已被國外管理層挾持”的說法。

  前述接近中銀航空租賃人士透露,之前中銀航空租賃的經營基本由外方管理層自主決斷,且僅以資本回報率達標來草草交差,董事會有很多目標諸如提高中收佔比、擴大資產規模、加大國內拓展力度等不僅無法實現,還要不斷遷就駐新加坡的外方管理層。

  不過,對於此種被動局面,中行似乎已決心著手改變。“新董事長來了以后在公司治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現在逐步把控制權收回董事會,所有的決策要經過股權董事內部統一之后再和管理層溝通。”上述接近中銀航空租賃人士稱。

  2012年年初,中銀航空租賃對外宣布,陳四清將出任該公司董事長,接替即將退休的張燕玲。陳四清來自中行高級管理層,自2008年6月起出任該行副行長、公司金融委員會主席。

(責編:田原、呂騫)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