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一家美國企業一名員工通電話,問及“比特幣”,對方說:網絡上,這類錢幣收藏品不少……
再問那家“硅谷”企業1000多名員工以及這名員工身邊10多名同一項目小組成員中對比特幣有沒有議論,得到回應:沒有聽別人說起過……
那家企業屬於“新銳”,以開發電腦安全軟件為業務,以銀行為主要客戶,在全球主要市場佔有相當大份額,正謀求股票上市,似乎對比特幣沒有“知覺”。
比特幣,還好,沒有獲稱“比特貨幣”,因為它最初與“貨”無關。
與全球現有所有貨幣相比,比特幣沒有歷史,隻有“故事”:它2009年開始“發行”,需人為“開採”,由電腦數學運算“生成”。
它不是實物,不能裝在實物錢包裡,隻能存入“電子錢包”。
它有圖標,顯現錢幣狀,於是由民間個人鑄造成金屬幣,供人購買並“收藏”。
中性表述,比特幣是“虛擬貨幣”,類似游戲幣,流通於對等網絡(P2P)﹔換言之,它是小眾“玩物”,不是大眾“寵物”。
正面表述,它是網絡時代、網絡經濟產物,可以算作某種創新。
負面表述,它是“黑客貨幣”,原因是持有者“隱身”,交易不留痕跡,不受金融機構控制、不受政府機構監管,黑客比常人更願意使用,洗錢和販毒之類非法交易比合法交易更方便使用。
在美國,在合法交易范圍內,以比特幣結算,幾乎沒有額外費用、不需要繳納任何賦稅,對一些人構成相當大誘惑。
如果比特幣保持虛擬狀態,不與現有貨幣關聯、不與實體經濟交集,估計不會成為話題。
但是,比特幣有意充當“數字貨幣”。
既然是貨幣,無論實物貨幣或數字貨幣,都會有市場價值。一些人記憶中,比特幣最初“市值”是25美分。今年以前,絕大多數時段,每一個比特幣的市值都在10美元以下。今年1月,它的“幣值”不足20美元。
1月底至4月初,比特幣升值超過12倍,4月11日達到266美元頂點,繼而一度降為68 .5美元,跌幅將近75%,再回升至大約170美元。
一種解釋是,歐洲金融危機,尤其塞浦路斯民眾存入銀行賬戶的現金遭凍結,促使這一歐洲國家和其他一些國家民眾對現有貨幣失去信心,尋求跨國界保值以至升值貨幣,促升比特幣市值。
另一種解釋是,全球范圍內,現今一些所謂“投資者”,以錢養錢、以錢掙錢,不看好實業,更願意投機,比特幣構成理想選擇。
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相比,“財富”放大效應極具吸引力,收縮效應則極具殺傷力。傳統意義上的實體經濟投資者,與現實中的虛擬經濟投機者,是兩回事。
依照設計,比特幣“總發行量”嚴格限定為2100萬個,且發行節奏逐步減緩,意味著這種虛擬貨幣不會像傳統貨幣那樣,伴隨發行量增加而自然貶值。
相反,依照這種設計,伴隨越來越多“商家”支持以比特幣結算,市場對這種虛擬貨幣的總需求量會逐步增加,意味著它會自然升值。
如今,一些專家推算,現已發行的比特幣大約1100萬個,依每個170美元計算總市值為18.7億美元。
只是,與上市企業股票市值不可能兌換成等額現金一樣,比特幣市值與現金貨幣價值之間更沒有保障。它值錢、或者不值錢,完全取決於持有者對它有沒有“信心”。
對傳統國際貨幣,譬如美元和歐元,信心呈下降趨勢。
對比特幣,沒有任何金融儲備支撐、國家或國家集團實體保障以及法律保護,信心需要建立在對金融體系的某種全新理念之上。
對比特幣設計及其升值前景,2008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保羅·克魯格曼不以為然,2011年發表文章,認定“我們所希望的金融體系,不是讓人因為持有錢幣而富裕,而是能為 交 易 創 造 條 件 , 讓 經 濟 整 體 富裕。”
克魯格曼的結論是,“圍繞比特幣發生的一切完全不對路”。
回到硅谷,那位高技術企業員工解釋,在美國西海岸,多數人更看重實體﹔而在美國東海岸,有股市和期貨市場之類帶有一定程度虛擬性質的交易場所,一些人可能對比特幣更感興趣。(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