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房價需防“數字游戲”--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控房價需防“數字游戲”

周小苑

2013年05月13日07: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購房簽訂兩份合同 毛坯精裝拆分支付

  隨著各地發布“國五條”實施細則滿一個月,全國樓市量跌滯漲效果已經顯現。然而,一些房地產開發商並不願輕易就范,為規避史上最嚴厲調控政策,將新樓盤由精裝搖身一變成了毛坯,玩起了表面降價實際變相漲價的“數字游戲”。對此,專家認為,調控政策的落實在短期內確實起到了一定成效,但是一些開發商仍然想方設法“玩貓膩”,鑽政策的空子。因此,在外敷調控這副“外用藥”的同時,也應該內打土地、財稅改革等“長效針”,隻有開出外敷內用、相輔相成的綜合處方,才是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良藥。

  房價“假摔”忽悠政府和買家

  在調控政策最為嚴厲的北京,一些房產項目出現了購房簽訂兩份合同,將毛坯和精裝拆分支付的“新招”。例如,新近開盤的房山區某樓盤,相比於周圍每平方米2萬元的房價,該樓盤銷控表上1.6萬元的單價極具吸引力。但是,如果購房者認為能撿到這樣的“便宜”那就想錯了。因為這僅僅是毛坯房的價格,購房者要買下此房,除了簽一份毛坯房合同外,還必須要再簽一份每套35萬元的精裝修合同,兩份合同算下來,和周圍房價也相差無幾了,購房者無疑又被開發商“忽悠”了一把。

  開發商之所以在精裝修上做文章,就是希望通過“假降真漲”的貓膩來規避嚴厲的“限漲令”,以便能順利取得預售証。但是,這種做法不僅造成了房價“假摔”的假象,而且無形中加大了購房者的負擔和風險。業內人士指出,將精裝修款從總房款中剝離出來,使得精裝修部分根本無法貸款,增加了購房者的壓力,而購房發票無法體現多繳納的精裝修款,使得未來房產二次轉手時房價會被低估,購房者繳納的稅費反而更多。

  抑房價難度依然不小

  盡管房價並未明顯下跌,但是不少地方樓市已經有了降溫跡象。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最新數據顯示,在4月29日到5月5日一周內重點監測的40個城市中,六成以上城市成交同比下跌,下跌城市數量從之前一周的6個城市迅速擴充至26個。

  對此,中原地產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分析認為,5月份首周出現成交量高位回落,主要原因在於各地對於“國五條”調控政策執行力度不一,主要的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都在限制新房預售價格上從重從嚴,導致了短期內預售項目明顯減少。

  不過,張大偉強調,本輪調控的難度依然不小。盡管政府希望能限制新房供應價格,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卻是限制了供應,房企資金較為寬裕使得房價依然堅挺,短期內即使調控加碼,房企全面選擇降價的可能性也不大。

  對於房價未來走勢,市場普遍認為並不樂觀。中國社科院近期發布的2013年《房地產藍皮書》指出,房地產市場供需總量和結構矛盾積累多年,今年調控難度進一步增大。受宏觀經濟復蘇影響,部分城市房價可能出現較大幅度攀升。

  既敷“外用藥”也打“長效針”

  面對房價仍然可能繼續上漲的壓力,房地產市場似乎陷入了越調越漲的怪圈。對此,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認為,調控若不升級,房價可能將失控。但是調控政策確實也存在問題:一是抑制需求,而增加有效供應不足﹔二是過多使用了行政手段,而對經濟手段重視不夠。宏觀調控本身很難掌握火候,市場冷時加柴,可一不小心火勢就會失控﹔市場熱時澆水,弄不好又會熄火。因此,應進一步完善住房制度,盡快形成保障房和商品房的供應雙軌制,建立起調控市場的長效機制。

  復旦大學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杰也認為,一方面要嚴格執行限購、限貸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快使已建成的保障房投入供應,而相應的考核、問責等程序也要及時跟進,發揮實效。

  此外,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則認為,必須遏制樓市作為“投資品屬性”的不斷膨脹。通過建立健康的資本市場,豐富人們投資渠道,從而為樓市合理“減壓”。

  專家普遍認為,要解決當前房價居高不下的困局,不能一味地“限價”“限購”,而應該在加快“土地財政”改革、實施房產稅、拓寬百姓投資渠道等多方面採取措施,從而建立起房地產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通過調控和市場兩隻手協調配合才能奏效。(記者 周小苑)

(責編:郝帥、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