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
我光伏業受沖擊難以逆轉
盡管中國和歐盟不少光伏業人士都不希望這場涉及200多億歐元的貿易戰打響,但業內專家分析稱,現在來看,歐盟態度強硬,似乎勢在必得,最終不管達成什麼方案,都會起到設限的效果,我國光伏產業受損恐已無法挽回。而且,考慮到歐盟目前是國內光伏產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場,歐盟的設限可能成為壓倒大批光伏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當然,歐洲處於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也必然受到陣痛。
事實上,在一項貿易保護行為立案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這個行業將受到難以避免的沖擊和難以挽回的損失。專家指出,面對繁復的調查程序,企業不得不大費周章耗費人力物力財力應訴,而且即使是最終達成某種程度的和解方案,在實踐中企業丟失的市場份額也已經回不來了。
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霍建國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全球光伏行業目前同處困境,應客觀分析造成產業瓶頸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原材料大幅下降、行業調整以及金融危機等影響,不應將困境完全歸咎於某個國家的出口。歐盟一意孤行的做法,對我國光伏業來說是不留一絲生機,下手太狠。相應地,歐洲光伏業也會受損,兩敗俱傷。
據了解,一些國內光伏企業已經提前做調整,准備應對來自歐盟方面最殘酷的裁決結果“英利今年對不同地區的收益佔比進行了調整,公司產品的歐洲市場佔比從以往的60%多降低到40%左右,國內市場則在不斷穩定擴大,新興市場發展也比較快,但即使按47%的平均稅率來算,雙反對公司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英利法務總監樊振華介紹說。
還有企業開始拓展一些新興市場,但短期內后者還不能與原先出口歐盟的貨量相提並論。此外,還有企業計劃通過貼牌或投資海外工廠規避高額稅率,但成本仍將大幅提高。業內現在都已明白,依賴單一市場已行不通。
標簽:光伏產業商務部部長商務部研究院價格承諾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