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深市老五股”
1990年底,深圳証券交易所開始試營業,深發展、深萬科、深金田、深安達、深原野等5隻股票先后誕生,因為它們於深交所試營業前就在深圳特區証券公司櫃台公開上市交易,史稱“深市老五股” 。
記者手記
從靠勇氣投機
到靠知識投資
趙善榮無疑是第一代股民中的佼佼者,如果勾勒他們的五官,將會呈現怎樣的線條呢?記者一直拿捏不准,直到聽見趙善榮評價自己的個性,“膽子大,喜歡獨立思考,在大起大落中明白財富的意義,終於找到價值投資的真理。”
趙善榮的經歷代表了那代人的軌跡,當初憑著巨大的勇氣改變了命運,但性格中充斥著一夜暴富的投機色彩﹔后來發現要在股市中存活,就必須與文化和知識聯手。他們通過痛苦甚至生死的蛻變,完成了從投機到投資的轉變。
一邊炒股,一邊收藏,趙善榮這種有趣的經歷更像是獨特的補課,他告訴記者,“我現在炒股的勝算全部是靠我收藏股票得來的。”也許他在潛意識中早就悟到了,收藏是從歷史中汲取綿綿不絕的營養﹔炒股更像是自然而然的開花結果。
有勇氣改變命運,靠知識聚斂財富,尋找適合自己的盈利模式,通過頑強的努力回報社會。也許這就是第一代股民的性格特征吧。
股神看股市
被錯殺的黃金可以期待
是壞股票一定要割肉
針對A股市場還是政策市的說法,他告訴記者,股市靠救是不行的,股市應以內在的投資價值為主。如果一有股災就靠救,股民以后還會倒霉。炒股是在積累自己的經驗,是一場你輸我贏的斗智戰爭。
他告誡股市新人,被錯殺的黃金可以期待,但是壞股票一定要割肉。除非是質量高的股票,可以等待翻身的那一天。如果盈利越來越差,甚至要倒閉了,趕快扔掉它。他的建議是:買入好的股票,但不要全部投入,採用“分攤投資法”,留一部分資金為日后的“拯救”做准備。萬一有一天投了1萬元,但是股票跌了,你還可以用另外的1萬元去把它救回來。
講到跌跌不休的熊市,他說自己的戰績是“小贏不輸”。以去年持有銀行股為例,趙善榮通過研究發現,“銀行股的市盈率隻有4倍,比把錢存在銀行合適”﹔行業的基本面和公司的質量也沒有問題,於是通過分批建倉來降低風險。在去年底這撥反彈行情中,大盤上漲了25%,趙善榮的收益則達到了50%。
(來源:北京青年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