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經濟處在轉型和調整的過程中,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控物價是中國宏觀調控的平衡術需要轉好的四個“球”。經濟變局中,眾說紛紜,為廓清迷霧,中國新聞網財經頻道推出中國經濟觀察系列評論分析。力求理性闡釋中國經濟大勢,客觀梳理當下經濟脈絡,密切關注經濟結構調整,深度解析經濟改革和政策動向,以期為讀者呈現真實的中國經濟。
日前公布的上半年經濟報顯示,消費對GDP貢獻率達到45.2%,但相比去年同期大幅縮水。專家表示,消費對經濟的增長功不可沒,也有值得期待的遠景﹔中國消費處於轉型升級階段,民生相關領域的消費板塊亮點多﹔政府需要通過改革增加居民收入,強化社會民生保障來減少居民的消費顧慮,真正促消費擴內需。
上半年消費對GDP貢獻同比縮水 遠景仍可期
15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7.5%,上半年增速為7.6%。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上半年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率為45.2%,拉動經濟增長3.4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對GDP的貢獻率為53.9% ,拉動GDP增長4.1個百分點,淨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為0.9%。從數據來看,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仍然是靠內需拉動的。
“在不是消費旺季的6月份,消費還出現了小幅回升。”首創証券戰略發展部副總經理王劍輝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上半年經濟增長平穩,消費對經濟的貢獻功不可沒。跟工業生產的放緩相比,消費出現回升、對經濟貢獻大是好的現象。
但中新網財經頻道對比發現,今年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比去年同期縮水近15個百分點,也低於前年同期的數據。2012年上半年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率為57.7%,2011年同期該數據為47.5%。王劍輝判斷,隨著擴大內需和調結構等政策的推進,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仍有值得期待的遠景。
統計顯示,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076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2.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但比上年同期回落1.7個百分點。
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高級分析師周景彤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上半年消費的增長比較不錯,二季度比一季度還增加了﹔三季度消費的增長還會比較平穩,甚至比二季度更好。
消費處於轉型升級期 民生領域亮點多
“這幾年房子和車賣得都比較好,盡管這樣,中國從耐用消費品的擁有量來看,像汽車的消費仍然有很大的空間。”盛來運表示,中國仍處在消費結構升級的關鍵階段。居民的消費結構正在由吃、穿生存型消費向以住、行、教育、旅游等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過渡,信息消費也有巨大的空間,在這個階段,消費成長的空間還比較大。
王劍輝也對中新網財經頻道分析,未來消費領域的亮點會是中下端的耐用品的普及和升級,比如家電和汽車﹔隨著居民收入增加和對生活質量的追求提高,與民生緊密相關的教育、衛生、旅游和文體消費也會有更大的需求。
此外,7月1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促進信息消費,拉動國內有效需求,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美林美銀分析,政府不會直接刺激制造業,而是會把重點放在用於防治污染和促進消費的基礎設施上。下半年受益行業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鐵路、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新能源汽車、節能設備以及城市基礎設施項目。
增加居民收入強化民生保障 釋放消費意願和能力
盡管消費的增長空間大,但最新數據顯示,居民收入增長的速度有所下降,這意味著居民消費能力或受限。
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49元,同比名義增長9.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這一數據低於GDP的增速。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4817元,同比名義增長11.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2%,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
對此,盛來運表示,盡管上半年城鄉居民的收入還在穩定增長,但增收的難度卻是在加大。仍然應該出台一些措施,充分考慮居民增收難度加大的情況,確保居民收入穩定增長。
王劍輝則認為,通過漲工資來增加居民收入已經作用不大,更多需要通過降低居民的消費和使用成本,通過減少稅費和流通成本以及加強社會民生保障來提升居民的消費意願和能力,消除了“防老防病”的顧慮,居民的收入就會更多用於消費而不是儲蓄,從而拉動消費和內需。
對於各界期待已久的收入分配改革,王劍輝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通過資源調節和再分配來促進消費的增長,收入分配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不過需要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得到有力的貫徹落實才會有效。(曾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