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中央政府一直在推動經濟結構的調整,而經濟結構的調整,必須有新型的高科技產業來帶動傳統產業升級,甚至替代傳統產業。高鐵正是需要鼓勵發展的新型高科技產業。
文顯堂
近日,有媒體稱,高鐵投資有望重啟,決策層在聽取了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匯報后表示,鐵路還是要繼續發展,理由是鐵路建設能夠消化部分落后產能。
有關中國高鐵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有人用市場化觀點指責中國現在建高鐵太超前了,是虧本的生意,應該停下來。其實,一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不能簡單用市場尺度來衡量,更不能期待在短時間內就收回投入成本,隻有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設施超前發展了,才能帶動國民經濟發展,才不會成為經濟發展的瓶頸。
高鐵是高科技的“孵化器”
高鐵在中國是一個剛剛形成的高科技產業,繼續建設高鐵,有百利而無一害。首先,能讓中國更多的地區、更多的人進入高鐵時代,享受高鐵生活,大幅度節約時間成本。其次,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包括鋼鐵、通信、材料、制造、工程等產業都將受益。第三,可以促進相關高科技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高鐵是運用高技術,尤其是動力技術及特殊材料最集中的行業,創新的空間還很大,需要進一步研究與開發,而這些高科技還可以轉移到其他行業。
現在,新一屆中央政府一直在推動經濟結構的調整,而經濟結構的調整,必須有新型的高科技產業來帶動傳統產業升級,甚至替代傳統產業。高鐵正是需要鼓勵發展的新型高科技產業,不僅縮短鐵路旅客逾一半的出行時間,而且人均能耗僅為飛機的2.5%、汽車的20%,沒有污染。高鐵已經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杠杆”,帶動其他產業升級。因此,高鐵不僅要繼續發展,而且還應加大投入,進一步加快高鐵的建設速度。
應給民間資金參與機會
建設高鐵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應採取多種途徑和方式進行融資,既不能全靠政府投資,也不能一味靠信貸融資。目前,中國鐵路總公司已經設立,政企已經分離,可以避免隻講政績不講效益的問題出現,採取更加多樣化的途徑和方式進行融資的條件已具備。
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高鐵融資途徑主要有政府投資、貸款、債券發行、民間資金和海外資金。問題的關鍵在於合理安排融資結構。作為高鐵建設所融資金,要按照可能性和能夠承受的融資成本,通過科學計算,劃分出合理的比例。其中,政府投入佔比多少,貸款佔比多少,債券融資佔比多少,民間資金佔比多少,海外融資佔比多少,而不能不計融資成本地採取單一信貸融資。過去,高鐵建設項目的融資,除了政府投資,大部分是信貸融資,債券融資規模偏小,而民間資金和海外融資還是空白。
為了降低融資風險和成本,除融資結構要合理安排之外,政府還應當提供相應的擔保。在融資的過程中,既要將高鐵當作商業項目來進行融資,同時也應當將高鐵作為公共服務項目來募集資金,這樣可以吸收部分民間資金有機會參與高鐵建設。
總之,融資途徑和方式多樣化,融資結構合理化,才能保証高鐵建設資金不會出現大的缺口,不會導致融資成本過高問題的發生,確保高鐵建設健康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