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公平市場環境 保護外企合法權益
唐志順作
最近,外企在中國市場違規遭處罰的事件頻出:國家發改委對恆天然、美贊臣等6家企業開出中國反壟斷調查以來最高金額罰單﹔在華規模最大的跨國制藥企業葛蘭素史克因涉嫌商業賄賂案4名高管被抓﹔賽諾菲、禮來兩家大型外資藥企據傳也正受到工商部門調查。有媒體稱,中國正在針對外企展開調查。也有人猜測,中國吸引外資政策是否將做出調整?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回應稱,目前正在進行的藥企賄賂調查並非針對外資企業。有關業內人士指出,中國規范外企旨在淨化市場,並不意味著改變吸引外資的政策。
最高反壟斷罰單開出
人們高度關注的洋奶粉價格壟斷事件始於今年3月。由於國內需求旺盛,在華銷售的外國品牌奶粉近年來不斷漲價,導致中國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價遠高於國外。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介紹,根據舉報,發改委對9家外資乳粉生產企業開展了反價格壟斷調查。
“大量証據表明,涉案企業價格壟斷具體的措施和手段主要包括合同約定、直接罰款、變相罰款、扣減返利、限制供貨、停止供貨等。”許昆林說。發改委日前宣布,合生元等6家外資乳粉生產企業因違反《反壟斷法》、限制競爭行為共被罰約6.7億元。惠氏等3家外資乳企配合執法機關調查並積極整改被免除處罰。
上個月,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曝出商業賄賂丑聞。據公安機關查明,該公司在華經營期間,為達到打開藥品銷售渠道、提高藥品售價等目的,採取直接行賄或贊助項目等形式,向個別政府部門官員、少數醫藥行業協會和基金會、醫院、醫生等大肆行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