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過去30年年均9.8%的GDP增長后,中國的經濟增長已連續13個季度放緩了——這是自1979年改革開放政策出台以來的首次長時間經濟減速。今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長年率僅為7.5%(剛好等於中國政府今年年初制定的目標)。許多指標顯示經濟正在進一步減速,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對中國的前景感到悲觀。那麼,中國經濟會因此走向崩潰嗎?
事實上,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由於高收入經濟體持續緊縮導致全球需求減少,許多其他快速增長的新興經濟體都遭受了比中國更為嚴重的影響。例如,巴西的GDP增長已大幅放緩,從2010年的7.5%下降到2011年的2.7%,甚至到2012年僅有0.9%﹔同期印度的經濟增長率也從10.5%下降到了3.2%。
此外,受2008金融危機影響,許多存在結構性問題的高收入新工業化經濟體(NIEs)也不能幸免。韓國的GDP增長率從2010年的6.3%降至2011的3.7%及2012年的2%﹔與此同時,台灣經濟從10.7%下降到1.3%,新加坡則從14.8%直墜到1.3%。
有鑒於此,2010第一季度以來,中國經濟放緩顯然主要是由外部因素及周期性因素引起的。面對外部沖擊,中國政府應當且可以採取反周期和積極的財政政策措施以維持7.5%的增長率,同時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畢竟中國擁有很高的私人和公共儲蓄,外匯儲備超過3.3萬億美元,並有實現產業升級和改善基礎設施的巨大潛力。
事實上,由於現代經濟增長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過程,中國依然能在未來許多年保持8%的年均GDP增長。當然,這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同樣有效。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存在著一個重要的區別——自工業革命以來,發達國家一直在技術和產業領域走在全球前沿,而這需要他們投資於昂貴和高風險的本地研發工作。
相比之下,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和現有的行業在全球前沿中總體還算不錯,它們受益於“后發優勢”: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可以通過模仿和進口來實現,以及與現有的技術和產業整合。而所有這一切都意味著,發展中國家投入的研發費用較發達國家更低。
理論上,任何發展中國家可以利用后發優勢實現技術和產業升級,從而實現比發達國家更快的增長。而實踐中的問題則在於能快多少。對此,由諾貝爾獎得主邁克爾·斯彭斯(Michael Spence)所領導的發展委員會就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13個充分利用自身后發地位的經濟體在25年或更長的時間裡,實現了7%或更高的GDP年增長率——至少兩倍於發達國家的增長率。
1979年后,中國成為這13個經濟體之一。而該國的后發地位正好解釋了其33年的快速經濟增長。所以要了解未來進一步快速增長潛力的關鍵,就在於估算今后還能存在多大的后發優勢。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平均勞動生產率和整體工業技術成就,也是估算后發優勢的一個有效標示物。也就是說,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人均GDP差距,集中反映了它們在總體技術和工業成就之間的差距。
根據已故的經濟歷史學家安古斯·麥迪遜(Angus Maddison)的估算,以1990年的美元價值計算,2008年中國的人均GDP為6725美元,相當於美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21%。這差不多等於1951年美國與日本、1967年美國與新加坡、1975年美國與台灣、1977年美國與韓國之間的差距。而這四個國家和地區正是發展委員會研究的13個成功的經濟體中的4個。利用后發優勢,在20年間,日本的平均年增長率飆升至9.2%,新加坡8.6%,台灣8.3%,韓國7.6%。
如果說亞洲四小龍和美國之間的收入差距相對應的后發優勢使得其在20年間實現了7.6%-9.2%的GDP年增長,那麼類似的,中國在2008-2028年間每年的增長潛力應該是8%。而為了將自身的后發增長潛力變為現實,中國首先要深化市場化改革,解決各種結構性問題,並根據自身的比較優勢來發展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