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養老金的問題,上周一直很熱鬧。清華版方案的主要設計者楊燕綏教授接受各媒體採訪,對這個備受矚目的方案做了一些解讀。按理說,解讀解讀,應該是越讀越能獲得一些解釋,越能明白。但讀過了整個周末,對清華版方案強調的延遲領取養老金,確實越來越困惑。這倒不是說記者的採寫有什麼問題,而是這個方案本身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楊教授在接受專訪時強調,“清華方案”提出,從2015年開始一點點往后延遲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到2030年延遲至65歲領取養老金,但這並非延遲退休。楊解釋說,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和退休年齡不是一回事,而是兩個概念。楊教授舉例說,美國人現在的平均壽命是78.9歲,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是65歲。但是在領取養老金之前,你可以自己安排提前退出勞動力市場。楊燕綏認為,借鑒國外的政策,中國過去一刀切退休的時代該結束了,應該朝著柔性退休這個方向逐漸發展。“今后我國要引導人們多工作。”
如果把上述這段文字翻成大白話,大概意思就是說,您願意50歲退休沒問題,但50歲退了可沒人給您養老金,當然您的原單位也不給您開工資了。您要是問,到65歲之前,這15年沒工資沒養老金我怎麼辦啊?回答是,繼續找工作打工唄您吶。您要是覺得很郁悶,專家還告訴你,美國就是這麼辦的。
專家肯定去過美國,就算沒去過也研究過美國的資料。所以專家光說美國老人退休了還發揮余熱找工作,不說美國老人年輕的時候都能掙多少錢,能享受什麼社會保障,買的房子也沒有70年大限,超市裡的東西好多便宜得讓人生氣。專家也假裝沒看見當下,就在中國,年輕人找工作有多麼費勁。雖然規定不許歧視,但“隻限35歲以下”、“男性”等苛刻條件隨處可見。年富力強的人尚且為就業發愁,五六十歲的老大爺老大娘也要試圖從中分一杯羹,其難度可想而知。
當然,專家也不是沒想到這一點。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專家提出有兩個困難群體需要有托底的社會政策。一個群體是50歲女性企業職工,引導她們居家就近參與養老服務業。再有困難的人,可以通過失業保險、最低生活保障和提前領取部分養老金的方式解決。另一個群體是艱苦崗位職工,應當根據崗位艱苦程度分別界定提前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嚴禁造假。
寒心哪。理論上2030年退休的這撥兒人,現在基本上都是正當干之年,也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創造著最大的生產價值、體現著自己的社會價值。他們剛工作的時候,有說好的退休年齡和退休工資,他們也按照當初的契約進行著自己的人生規劃……忽然,走到一半,說好的都不算了。原本只是為延遲退休有些悲憤,現在告訴你不延遲了,但既不給你工資也不給你養老金,而是把一個已經為社會貢獻了幾十年的、有可能一身病的你又推向了更嚴酷的就業市場。難怪有網友直接評論說,干脆給我燒冥幣算了。更何況,如何認定困難群體?誰來組織就業服務?崗位艱苦程度怎麼界定?至於“嚴禁造假”——教授,您是生活在真空裡嗎?
早幾年前,清華大學的蔡繼明教授領導著搞了一個假日改革小組,把全國人民的假期給整得七零八落,傳說中的“帶薪休假”落實成什麼樣,全國人民清楚,蔡教授自己想必也不糊涂。如今又要改養老金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