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銀行信貸投放量料將超預期增長。《經濟參考報》記者從銀行渠道獲悉,8月份工、農、中、建四大行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約2500多億元,按照以往佔比32%左右的規律推算,8月銀行業新增信貸規模料在7800億元上下。此前,市場分析人士普遍預計8月新增信貸可能不足7000億元。
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我國銀行業今年新增信貸量到6月底為5.08萬億元,如果按照全年新增信貸量為9萬億的目標,以及3:3:2:2的投放節奏,那麼上半年銀行信貸理論上有3200多億元的信貸額度可以挪到三季度內投放,這意味著,第三季度銀行月均新增貸款理論上為7000億元。
8月份銀行存款的回升,讓銀行信貸投放更有“底氣”。另外,“受‘穩增長’政策進一步帶動,8月份投資略有回暖,一些基建大項目陸續開工拉動了中長期貸款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信貸投放量增多。”一位國有大行公司業務部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今年總體而言,信貸投放量還是比較均衡的。不過,到了9月份信貸投放量可能會適當控制,繼而較8月份環比降低。”
實際上,自7月份以來,包括影子銀行在內的表外融資在加速“退燒”,表外信貸和債券融資佔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已經從一季度的45%、二季度的33%顯著回落至7月份的21%,下半年以來,我國金融領域“去杠杆”的過程將持續。
從銀行間市場資金面情況看,央行連續多次在公開市場操作上採取“鎖長放短”的方式維持緊平衡。在監管層看來,“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是貫穿今年整個貨幣政策調控的重點。“貨幣供應增速高於G D P增速,這就決定了短期內金融行業的杠杆率還將可能提高。
監管層對影子銀行不是限制,而是規范,是有保有壓,比如資產証券化也屬於影子銀行的范疇,但目前是支持穩健發展的領域。今后一段時間,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總體上會保持適中水平。”農行戰略規劃部研究員付兵濤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從8月份的社會融資結構上看,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判斷,7月份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新增量較平穩,企業債券淨融資增長維持較低水平,這些特征可能在8月內會持續。
申銀萬國分析師倪軍判斷,8月份的M 2同比增速可能與7月持平或略升,約14.5%左右,9月將拐頭向下。“影子銀行擴張的放緩,實體經濟對於正常的信貸需求將有小幅回升,但這種結構調整政策帶來的回升的持續性難以樂觀。”倪軍認為。
盡管在大多數業內人士看來,人民幣貸款佔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已經降至50%以下,這表明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早已不再全都依靠銀行貸款來滿足。但如何盤活銀行存量資金,以支持小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一系列實體經濟需求,已被作為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對於銀行信貸資產而言,當前面臨著“盤活存量”和“化解不良”的雙重任務。前不久,國務院決定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証券化試點,這將為銀行解決資產負債期限錯配的問題打開一條通道﹔另一方面,國務院“金十條”亦明確提出“支持銀行開展不良貸款轉讓,擴大銀行不良貸款自主核銷權,及時主動消化吸收風險。”
今年上半年,銀行核銷不良貸款的額度同比成倍增加。建行行長龐秀生在分析銀行業情況時坦言,下半年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形勢不容樂觀。這意味著,大部分銀行還將根據資產情況進一步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包括信貸展期、轉移以及加大核銷。
在這樣的形勢下,業內判斷,8月份乃至接下來幾個月的銀行信貸投放方面,大型商業銀行將繼續加大投入基礎設施項目,包括對鐵路交通運輸行業投放資金,同時兼顧尋找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工程等﹔而股份制商業銀行則將繼續在供應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信貸競爭中“掘金”,包括新興制造業、服務業以及民生行業領域。
“目前,銀行信貸投放方向要兼顧去產能化和結構調整。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銀行體系內資金去杠杆和信貸結構調整依然是重點。”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一位研究員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