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上海自貿區今日挂牌 以開放促改革打造經濟升級版

2013年09月29日07: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上海自貿區今日挂牌 以開放促改革打造經濟升級版

  中新網9月29日電 (財經頻道 曾會生)經歷數月的籌備,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今日終於迎來挂牌。日前,國務院印發上海自貿區的總體方案規定了政府職能轉變、金融制度、貿易服務、外商投資和稅收政策等多項改革措施,當然總體方案有待上海市出台的細則具體落實。專家分析,自貿區旨在通過開放促進國內改革,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和擴大服務領域開放,外資在自貿區的空間更大﹔金融改革有助於國內市場一體化,但需防范資本轉移和套利風險﹔而稅收優惠不是自貿區的改革重點,力度低於預期。

  開放促改革 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方案明確,在自貿區內堅持先行先試,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率先建立符合國際化和法治化要求的跨境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使試驗區成為我國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設立上海自貿區的意義不亞於當年中國在深圳設立特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庄芮對中新網財經頻道分析,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階段,通過試驗區的方式尋求制度上的創新,試驗一些大尺度的開放,把中國的改革開放往前推一步。她認為,上海自貿區重點是以開放促改革,推動國內的改革,其次進一步開放市場。

  “上海自貿區最大的價值和意義在於‘上海制度’和‘上海機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採訪時表示,更看重上海自貿區對全國改革和國內經濟轉型的作用。自貿區的很多制度創新肯定會在兩三年內逐漸向全國輻射和推開。

  他說,“自貿區這麼大一個動作選擇在長三角思維領頭羊上海來做,這表明了我們改革開放的決心。而且自貿區的這些改革和和創新是中國必須做的,也是牽一發動全身的改革。”

  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日前表示,上海自貿區對中國的意義關鍵是兩點:第一,是中國尋求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道路,特別是服務貿易領域和投資領域要進一步對外開放。第二,中國未來的改革不是尋求地方的政策突破,而是尋求能夠在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性建設。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上海調研時提出,要把上海自貿區的建設作為進一步擴大服務業開放先行先試的一個重要平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趙晉平表示,上海自貿試驗區將通過監管模式的創新,大幅度提升貨物貿易便利化,通過先行先試和金融創新來進一步擴大服務業的開放,通過促進服務業的發展,提升服務業國際競爭力,擴大服務業開放,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需要。

  6大服務領域擴大開放 外資空間更大

  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表示,將探索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借鑒國際通行規則,對外商投資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研究制訂試驗區外商投資與國民待遇等不符的負面清單,改革外商投資管理模式。方案明確規定了6大服務領域18個行業擴大對外資的開放措施。

  金融服務對外資開放列在首位,其中,銀行服務方面,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設立外資銀行,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與外資金融機構共同設立中外合資銀行。在條件具備時,適時在試驗區內試點設立有限牌照銀行。

  不盡如此,中資銀行服務業務也進一步開放。方案規定,在完善相關管理辦法,加強有效監管的前提下,允許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中資銀行開辦離岸業務。保險服務方面,試點設立外資專業健康醫療保險機構。方案表明,融資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的單機、單船子公司不設最低注冊資本限制。允許融資租賃公司兼營與主營業務有關的商業保理業務。

  丁志杰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這是中國在市場准入方面很大的突破,通過引入新的競爭者,是市場競爭更充分,價格由市場決定,提升行業的效率。不過由於銀行業具有高負債和溢出效應大的特性,所以要求具備一定的條件。

  最新消息稱,目前工行、中行、農行、建行、交行、浦發行、招行和上海銀行等8家中資銀行已獲銀監會批准在自貿區設立分行。而東亞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等外資銀行也擬在上海自貿區內設點。

  此前頗受質疑的電信行業也對外資開放。方案規定,在保障網絡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允許外資企業經營特定形式的部分增值電信業務,但如果涉及突破行政法規,須國務院批准同意。除了金融和電信領域外,方案還規定了在航運服務、專業服務、文化服務和社會服務等領域擴大對外資的開放。

  銀河証券首席總裁顧問、董事總經理左小蕾認為,上海自貿區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給予外商投資的自由度和空間將更大,將推動投融資體制改革、政府職能轉變。但受限於自貿區面積,不可能所有服務領域都對外資開放。

  金融改革先行先試 需防資本轉移和套利風險

  自從上海自貿區方案獲批后,各界對金融改革試點就抱有較高期望。不過各界對自貿區內會否有金融改革的內容看法不一。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和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均對中新網財經頻道分析,上海自貿區的重點應該是自由貿易和服務,而非金融改革,金融只是滿足貿易和服務投融資的需要。

  日前公布的總體方案給出了明確答案。方案指出,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可在試驗區內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面創造條件進行先行先試。

  “自貿區金融制度改革和創新大思路是對的,而且推進力度也很大。”丁志杰分析,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和跨境使用是當前中國金融對外開放最重要的事情﹔利率市場化意味著未來國內市場需要一體化,由於國內還存在嚴重的金融分割和阻滯,單純從國內進行改革就很難打破既有利益格局,隻有通過對外開放和國內金融改革同時推進金融的改革和深化。

  丁志杰認為,自貿區金融改革有助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也會使上海成為人民幣全球中心。

  不過也有學者表示,自貿區的金融改革比較謹慎。民生証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表示,市場之前預期的資本流動、本幣自由兌換等方面穩妥推進,不可能一下子放開。

  吳曉靈則強調,不應對自貿區的金融領域寄予過多期待,也不太同意在區內把利率完全放開。金融只是一個服務業,當服務貿易和投資遇到什麼樣的金融障礙時,就掃除什麼樣的障礙。“隻要自貿區的利率一放開,就會有很多的資金往裡面跑。”

  庄芮分析,自貿區內的金融改革可能會帶來資本轉移和企業套利的風險。丁志杰也表示,存在短期資本跨境流動和區內區外套利的風險,但可以通過形成國內市場一體化和提高市場效率來防范。

  稅收優惠非重點 方案未提15%企業所得稅優惠

  稅收政策優惠是大家爭議較多的話題。此前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採訪的專家均認為,自貿區內可能不會推出這項政策,因為稅收優惠政策不是自貿區的主要目的,而且這一政策在區外不可復制,也無法推廣。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從官方透露出來的信息來看,應該不會有企業所得稅減為15%的優惠政策。因為自貿區的政策和創新需要有可復制和可推廣的價值,顯然這個政策在自貿區之外沒有辦法復制和推廣。

  上海市政府參事室主任、上海自貿區方案制定參與者王新奎日前表示,自貿試驗區建設的目標不是傳統的由優惠和特殊政策構成的“政策窪地”,而是可復制的、先行先試的改革試驗區。他還表示,免稅店不是自貿區關注的重點,也不符合自貿區建設初衷。目前自貿區內沒有考慮開設免稅商店,不會復制“離島免稅”模式。

  上海綜合保稅區管理委員會處長張紅此前在上海交通大學的講座上也否定了企業所得稅15%優惠的說法。她透露,自貿區本想設計一個有國際競爭力的稅收范圍和政策,但是“沒有,真的沒有”。

  27日公布的自貿區總體方案沒有提到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而是“注冊在試驗區內的企業或個人股東,因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等資產重組行為而產生的資產評估增值部分,可在不超過5年期限內,分期繳納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方面適用中關村等地區試點的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分期納稅政策。在管清友看來,自貿區的稅收政策優惠程度低於預期。

  不過方案表示,在符合稅制改革方向和國際慣例,以及不導致利潤轉移和稅基侵蝕的前提下,積極研究完善適應境外股權投資和離岸業務發展的稅收政策。(中新網財經頻道)

(責編:李棟、劉陽)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