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國資監管政策法規暨指導監督工作座談會近日召開。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表示,目前,政企不分、政資不分現象在一些地區和部門仍比較突出,推動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的難度還不小,全國國有資產基礎管理工作也亟待從立法上統一規范。
國資委召開本次座談會的目的在於總結政策法規和指導監督工作情況,分析當前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挑戰,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工作總體思路和重點任務。黃淑和說,5年多來,各地國資委緊密圍繞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大局,切實加強政策法規工作,勇於開拓,銳意進取,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成效。這些進展和成效體現在:
截至今年6月底,國務院國資委制定的現行有效規章27件、規范性文件297件,全國各省區/市共出台地方國資監管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3400多件,立法工作邁出新步伐。5年來,各地國資委根據出資人機構行權履責的新情況、新特點,不斷拓展法律審核的廣度和深度,著力加強機關法律風險防范。
據初步統計,全國省級國資委監管的906戶出資企業中,設置法律事務機構的有732戶,佔81%﹔建立總法律顧問制度的有478戶,佔53%。建立重要規章制度、經營決策和經濟合同法律審核制度的比例,分別為80%、94%和85%。
不過,在肯定成績的同時,黃淑和也強調“我們的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環節”。這包括:一是部分地方國資委政策法規工作站位不夠高、定位不夠准、作用發揮不夠充分,個別地方還出現了政策法規工作職責被分散化的現象﹔二是地方國資監管立法工作的規劃、協調力度仍然不夠,重點立法推進能力需要提高,有關法規制定與執行“兩張皮”現象仍不容忽視﹔三是指導推動省屬國有企業法制工作進展還不平衡,有些地方的工作推進乏力,有些地方還存在畏難情緒。
除了“內功”還有欠缺外,當前,國內外復雜的經濟形勢,也令國資監管政策法規工作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黃淑和分析說,從國際上看,世界經濟處於深度調整期,西方國家通過重構國際經濟秩序和經貿規則,力圖搶佔新一輪全球競爭的制高點。從國內來看,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深入實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不斷健全完善,各類企業都要適應准入放寬、監管從嚴、責任更重的立法趨勢要求。與此同時,國有企業自身的改革調整已經進入“深水區”,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亟須從政策法律層面尋求新的突破。
在這種情況下,黃淑和認為,除積極推進國資監管綜合性立法,繼續建議修改完善《企業國有資產法》有關條款,加快起草《企業國有資產法》的配套行政法規外,要深入總結10年來國資監管的經驗做法,及時修訂完善投資規劃、業績考核、產權管理、薪酬分配等領域的規范性文件。進一步規范監管方式和手段,探索分類監管,健全完善責任追究制度,提升國資監管效能。著力加強推行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健全現代企業制度、規范董事會建設等方面的立法。要使各項制度設計更加有利於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實現轉型升級和科學發展。
他強調要宣傳好“三句話”:“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和政府職能轉變,這三句話對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至關重要。當前國資改革不順暢,很大程度上就在於政企分開、政資分開不到位,就在於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要堅持好、宣傳好這三句話,進一步推動國資監管體制的改革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