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19日電(李海霞)19上午,商務部召開例行發布會,通報2013年1-10月我國商務運行情況。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會上表示,我國10月份外貿出口增速反彈,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不久前國務院出台的進出口穩增長、調結構的政策效應繼續顯現。二是全球經濟近期稍有回暖。10月當月,我國對美國、歐盟、東盟的出口增長明顯,對日本出口也恢復了增長。
沈丹陽說,但從先行指標來看,今年以來外貿發展面臨的外部需求乏力、綜合成本攀升、國際競爭激烈等多方面壓力沒有根本減弱,進出口形勢依然比較嚴峻。比如,從剛剛結束不久的第114屆廣交會情況來看,本屆廣交會到會客商累計18.96萬人次,比2013年春交會同期下降了6.5%,與2012年秋交會基本持平,受人民幣持續升值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影響,企業接單信心不足,出口成交僅316.9億美元,比2013年春交會下降10.9%,比2012年秋交會下降3%。成交訂單中,6個月以內的中短單佔比高達83.8%,6個月以上的長單僅佔16.2%。
因此,我們分析未來2個月乃至更長一段時間,我國外貿還將面臨持續的、多方面的困難。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外需的復蘇還不確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0月8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2013年全球增長的預期從3.1%下調到2.9%,這是連續6次下調。世界銀行10月7日將東亞發展中國家今年與明年的經濟增長率分別從7.8%和7.6%下調到7.1%和7.2%。世貿組織將今年全球貿易量的增速預期下調到2.5%,並且將明年全球貿易量預期下調到4.5%。
二是國內綜合成本不斷攀升,繼續困擾出口企業。一方面,人民幣匯率升值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1-9月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已經升值了6.26%,實際有效匯率升值6.63%。人民幣快速升值對出口企業利潤形成比較大的影響。另一方面,勞動力等成本上升也給出口企業帶來很大的壓力。我國主要出口行業沿海地區的勞動力月平均工資已經超過了3000元,是印尼、越南等地的2-3倍,而融資難、貸款貴也是中小出口企業面臨的突出的矛盾。
三是國際市場競爭加劇,產業和訂單對外轉移加快。今年1-8月,我國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佔美國、日本市場份額分別為46.8%和66.4%,比2012年同期分別下滑0.7和1.7個百分點,在美國市場份額已經連續3年下滑﹔在歐盟市場份額是42.9%,下滑了1.8個百分點。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外向型產業對我們競爭的壓力也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