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13日電 (李海霞)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12日在京閉幕。人民網根據當日公布的會議公報,梳理出公報中出現的高頻詞匯,或可管窺三中全會之要津。
一張圖讀懂三中全會(來源:人民網)
會議公報共約5500字,其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十大名詞詞匯依次為:改革(59次)、制度(44次)、發展(37次)、體制(36次)、經濟(34次)、體系(22次)、市場(22次)、文化(19次)、政治(15次)、民主(13次)。
其中,公報中所用動詞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中以“深化”為首,共出現44次。其它高頻動詞依次為:完善(19次)、堅持(18次)、推進(18次)、加快(17次)、健全(14次)、創新(11次)、推動(11次)、促進(10次)、健全(10次)。
縱觀公報全文,提及最多的三個詞:改革59次,制度44次,深化30次。由此可見,“深化”“制度”“改革”已經成為中國政府和民眾期待與共識。
一張圖讀懂三中全會(來源:人民網)
公報提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黨建、財稅、國防、科技、行政、司法、執法、教育、醫藥、衛生、編制、人事等17個方面的改革,共提到了14項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務,反映了改革是民心所向的大意願、總趨勢。
在這些眾多的改革中,經濟體制改革被確定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公報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改革的核心是發揮市場作用。公報首次推出“市場決定資源配置”,將地位從“基礎性”到“決定性”,一詞之變顯示出市場作用的提升。“市場”被提及22次,市場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將會進一步加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公報中兩個新提及的“市場”:金融市場、建設用地市場。
同時,公報還確定 “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推進與落實。
改革還確定了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三中全會中有關各項改革的部署不僅體現了我國領導人的智慧與勇氣,也是民心、民意所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因此,改革開放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