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防霾口罩第一品牌”實測結果不及宣稱效果一半【2】

2014年03月15日03:35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防霾口罩第一品牌”實測結果不及宣稱效果一半

實驗1,操作人員正在測試“九頭鷹”防霾口罩的防PM2.5效果。

  對此,北京宏圖天鷹科技有限公司拒絕解釋。

  多家相關網絡媒體証實,這篇“報道”以及“上市當日熱銷9000余件,實屬行業奇跡”報道等並非記者採寫,“是企業提供的,給錢都能發”。

  “北京市石景山區高井北街50號”,是九頭鷹牌口罩包裝袋上,印的唯一地址。

  3月6日,一片破舊簡易房中,記者找到高井北街50號的房東李先生。

  “這裡沒有生產口罩的,多是租戶居住。”李先生說,冉偉的確兩年前在此租過房,“一個月不到200元租金”。

  李先生稱,冉偉當時跟他說過是做淨化水設備的。2年前,冉偉從簡易房裡搬走,仍租著一間民房作為倉庫,“沒人住,每隔幾天或一段時間,會有車輛來拉活性炭等材料”。

  這是一間10多平米簡易房,房門緊鎖。透過窗戶能看到堆放著十余袋寫有“活性炭”的蛇皮袋,黑色炭粉染黑了半扇牆壁。除活性炭外,房間裡還堆放著紙箱,板材等各種雜物。

  “趴在窗戶邊看啥,干啥的?”記者探訪中,突然出現兩個自稱是北京宏圖天鷹科技有限公司人員。記者詢問此處是否為九頭鷹口罩產地,對方隻稱“有事情找冉總(冉偉)聯系,這裡拒絕參觀。”

  一位北京宏圖天鷹科技有限公司人員透露,濾芯的生產廠家在河北,口罩的生產廠家在南方。“我曾去過河北一個生產廠家,讓廠家給我們生產濾芯,但不記得具體地址了”。

  按《產品質量法》規定,產品或者其包裝上的標志必須真實,且有中文標明的產品名稱、生產廠廠名和廠址。

  北京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市偉博律師事務所李偉民律師表示,不標注的或標注虛假信息顯然違法,消費者可向工商等部門舉報。

  公司注冊地“捉迷藏”

  這家公司神秘的,並非隻有生產地址。

  北京謙裕博商貿有限公司,是冉偉所稱的九頭鷹口罩生產企業,於2009年4月成立。

  工商登記注冊法定代表人為冉偉,注冊資本3萬元,經營項目為銷售家用電器、針紡品等﹔承辦展覽展示﹔技術開發﹔技術轉讓等。公司登記地址為“豐台區右安門外大街99號二層北京鴻順達賓館2016室”。

  “2016室住著一家三口,是來北京看病的。”3月7日,北京鴻順達賓館前台人員說,“沒聽說過這個公司”。

  工商資料顯示,作為九頭鷹口罩總代理的北京宏圖天鷹科技有限公司,於2013年12月成立,注冊資本50萬元,法定代表人冉偉,經營項目為技術開發等、銷售針織紡織品等、貨物進出口等。

  公司登記地址為“豐台區花鄉鄭王墳萬柳橋南97號8號樓3309室”。

  3月13日,西南三環一片城鄉接合部中,“華星擘達商業文化園”更像上世紀80年代的廠區。傳達室門衛証實,這裡就是“鄭王墳萬柳橋南97號”,“院裡唯一一棟三層的樓就是8號樓”。

  “巨擘達寫字樓”幾個大字挂在8號樓上,室內樓梯隻到二層,要想上三層需要走室外焊接的鐵梯子,但並無3309房間。

  “這個樓裡沒有幾家公司,從來沒聽說北京宏圖天鷹科技有限公司。”3層一家公司人員說。

  “巨擘達寫字樓”的物業公司人員查詢系統后也表示,8號樓內沒有“北京宏圖天鷹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工商部門人員稱,按照經營項目,以銷售為主體的商貿公司,不具備生產資質,若生產屬於違規。同時,公司在辦理營業執照時,應登記真實、詳細的地址,經營中,如果變更地址,需找工商部門申請變更,私自變更或設置虛假地址都是違規的。

  “很多違法經營的公司都有設置虛假地址,跨省市辦公等現象。”他說,這樣不僅帶來消費風險,也加大了工商部門的查處難度。消費者發現此類情況,應及時舉報,工商部門將進行查處。

  小作坊自曝10倍利潤

  霧霾火了口罩,不少企業紛紛上馬。

  記者調查發現,生產地址不明在“防霧霾、PM2.5口罩”產品中不是個案。

  3月11日,記者從電商平台購買了“適美佳活性炭口罩”和“名典上品活性炭口罩”,其包裝上標注的廠家和地址均為北京。

  “適美佳活性炭口罩”標注為北京京東奧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地址為朝陽區大魯店北路26號院。

  “名典上品活性炭口罩”標注為北京名典上品科技有限公司,地址在大魯店北路郎各庄南甲5號。

  記者實地探訪,“大魯店北路26號院”並非生產廠家,辦公人員稱他們是廠家所屬的代理公司,拒絕透露生產廠家和地址。

  “大魯店北路郎各庄南甲5號”也沒有“北京名典上品科技有限公司”,村民稱從未聽說有口罩廠家。記者撥打包裝上的廠家電話,接線人員稱公司目前隻代理口罩,不再自主生產口罩,也拒絕透漏口罩廠家地址。

  “很多都是生產外包。”李強(化名)說,現在很多企業都做口罩,以濾芯口罩為例,棉布口罩、濾芯、外包裝都是外面採購的。

  李強是昌平西沙屯一家服裝廠的老板,主要為企業加工工服。

  3月8日,村庄內的兩間平房擺放10余台縫紉機,“我就是小作坊,沒有任何執照”。

  從去年開始,李強的服裝廠開始大批承接口罩加工業務,“口罩靠量賺錢,少於一萬件不做,現在活忙,日期也排到10天后。”李強說,“棉布口罩自己做,濾芯從外面進貨。”

  李強拿出一個濾芯,塑料包裝袋上面印著PM2.5字樣。

  “從廣東進貨,兩毛五一個,必須5萬個起。”他說,採購都是通過快遞進貨,也沒去過廠家。

  濾芯是無紡布和活性炭組成,將活性炭壓成粉末后,均勻用機器壓在兩層無紡布中間。

  除了代加工,李強的服裝廠也銷售“PM2.5口罩”。每套包括一個彩色棉口罩(內含有過濾棉)和2片活性炭口罩過濾片,價格為3.6元/件,要求起訂量5000件。

  李強說,現在很多公司企業涉足防霾口罩,除了銷售火爆外,成本低售價高也是重要原因。

  他算了一筆賬:濾芯每個0.25元,棉布口罩成本1.6元,外包裝0.4元左右,一套口罩成本2.5元左右,“在目前的火爆市場,零售價都能達幾十元”。

  採寫/新京報記者 劉保奇 申志民

  攝影/新京報記者 高瑋 周崗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合肥房叔窩案超30人涉案合肥房叔窩案超30人涉案
  • 兩國企爭地盤上百人對峙兩國企爭地盤上百人對峙
  • 盤點A股的明星股東們盤點A股的明星股東們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