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5月10電 2014年5月10日,中國郵政發行《鴻雁傳書》特種郵票1套1枚,並在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舉行書信文化展覽。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楊利民會長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李丕征副總經理共同為《鴻雁傳書》特種郵票揭幕.
書信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千年文化底蘊的一顆璀璨明珠,給受信人以“見字如面”的親切感,是傳情達意、溝通情感的重要載體和有效途徑。古代流傳著許多生動的通信故事和傳說,其中最著名的是“鴻雁傳書”的典故。而鴻雁,也就成了信使的美稱。《鴻雁傳書》郵票以千古流傳的“蘇武牧羊”故事作為畫面表現內容,特約我國著名藝術家范曾先生創作。
鴻雁傳真情,家書抵萬金。配合郵票發行而展示的百年書信,涵蓋了近現代名人書札和百姓家書兩部分。近現代名人書札擷取了林則徐、黃遵憲、蔡元培、章太炎、王國維、梁漱溟、陳寅恪、陶行知、梁思成、陶鑄等名家手跡,以期展現傳統書信行文、書法、箋紙之美,更重要的是感受這些時代巨子立身、處事、為文之道。一封封書信揮洒著自由靈動的性情,進退揖讓的謙恭,質朴精煉的文風,在中國文學史和書法史上熠熠生輝,大放光彩。其附載的美學、史學、文學、書法、郵政等多種文化內涵,連同書信所表達的觸動心弦的真情,共同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書信文化展.
隨著現代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人們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逐漸淡忘了書信作為情感交流的特殊作用。也許書信沒有電腦打印那麼工整、那麼花哨,也沒有網絡下載話語那麼俏皮、那麼有創意,但寄與收的過程給人一種企盼,落筆成文有更多的斟酌,它反映出的是書寫人的真情實感,一筆一畫,紙張墨水飄香,透著親切和感情。
書信所代表的情感內容,是其他任何通訊方式都無法代替的。今天,仍然不少人還在懷念傳統的書信往來。書信文化近年來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