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涅茨克州與盧甘斯克州宣布獨立的公投,讓烏克蘭的緊張局勢進入了新的白熱化階段。泰國總理英拉下台后,紅衫軍與黃衫軍的斗爭也進一步升級。經濟不立,則國不立,分析烏克蘭、泰國內亂的復雜背景,深層次的經濟問題也是重要誘因。
有三個方面可以觀察。其一,政治的多元化不能保証經濟良性發展。1991年,烏克蘭在脫離前蘇聯獨立時,繼承了一個龐大的以軍工為核心的科研生產和經濟體系。同時作為前蘇聯的糧倉,烏克蘭的整體經濟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在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中都居於前列,可以說已站在發達國家的門檻。但經過二十多年的“民主化”道路,在迅速推行私有化,採取西方的自由主義,以“華盛頓共識”作為指導思想的改革后,由於歷任當權者在經濟上的短視政策和寡頭掠奪,不僅揮霍了此前繼承的前蘇聯遺產,還欠下巨額外債,人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
1992年,泰國政壇在經歷眾多軍事政變后,迎來了相對穩定的政局,文官主政確立,地方民眾利益組織開始涉入政黨綱領,黨派政治進入活躍時期。但遭受1997年金融風暴、2006年軍事政變的影響,泰國雖然在東盟處於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增長形勢卻不容樂觀。從去年11月以來,持續的政治動蕩令泰國經濟大幅下滑,同時傷及泰國的旅游業,嚴重影響內需和政府開支。
其二,經濟結構不平衡影響地區分裂。烏克蘭獨立后政治斗爭始終圍繞“親歐”或是“親俄”,經濟改革和發展反而退居次席,邁向市場經濟的步伐被政治不穩和各種勢力角逐所拖累,進一步造成產業結構失衡、能源瓶頸等諸多不利因素。
前蘇聯解體后,烏克蘭超過70%的軍工業集中於與俄羅斯接壤的東部地區,西部以農副業為主的經濟狀況明顯不如東部。多年來這一狀況未得到改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使東部一般民眾普遍不願意納稅給中央政府。以宣布獨立的烏克蘭頓涅茨克與盧甘斯克兩州為例,兩州不僅是烏克蘭重要的重工業區、軍事制造基地和能源產區,同時盛產小麥、蔬菜和乳肉畜產品。相比西部的一些地區,經濟實力要好得多。兩州不少投票的民眾認為獨立后,可不用再交稅養活西部的人。
泰國內亂中紅衫軍與黃衫軍的斗爭也凸顯了經濟結構不平衡的影響。以紅衫軍支持英拉的泰愛泰黨代表了泰國中下層階層,而這一階層較集中於泰國北部和中部。泰北是泰國最為落后的地區,泰國南部經濟較為發達,是代表中上階層黃衫軍較為集中的地區。
在2月份泰國局勢進一步動蕩后,紅衫軍領袖甚至建議英拉遷都清邁,以便使得看守政府繼續運作。泰國媒體也報道,持續的示威活動已經令泰國社會分裂,北部包括清邁等地,有不少泰國人自認與南部曼谷人之間有差異,甚至不抗拒雙方分家。
其三,中產階層匱乏加劇社會動蕩。烏克蘭獨立后的改革進程,不僅沒有造就一個穩定的中等收入群體,甚至連“經濟寡頭”也沒有產生,卻更多地產生了一批掠奪資源和權力的“政黨寡頭”。政黨寡頭在推出利益代言人同時,還促使政府不斷通過壓制性的稅收政策阻礙中小商業及其資本的成長,也一並阻礙了中產階層的發育。由於中產階層的孱弱,一方面使得政黨寡頭為所欲為,另一方面使得民眾普遍對政府存在不滿情緒。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外國政治和資本勢力的行動影響力,也使得烏克蘭政府在此次重大的國家危機中,難以阻止社會混亂和動蕩。
泰國也同樣缺乏一個有力的中產階層群體,貧富差距懸殊和不斷擴大是泰國政局重要的不穩定因素。2007年時泰國基尼系數就達到0.42,貧富差距已接近社會容忍底線。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多年前的一項調查顯示,僅佔總人口20%的泰國富裕階層,手裡握有全國56%的財富﹔60%的民眾生活在社會底層,他們的收入隻有全國GDP的25%。由貧富懸殊引發的社會動蕩,將持續影響泰國政局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