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11日電 (譚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從九個方面全面闡釋了經濟發展“新常態”,其中包括: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市場競爭特點等方面等。對此,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產能過剩是經濟發展滯緩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在消耗過剩的產能時不能太被動,需積極擴展未來產業發展方向。
會議提出,從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邊際效果明顯遞減,既要全面化解產能過剩,也要通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探索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必須全面把握總供求關系新變化,科學進行宏觀調控。
潘建成表示,產能過剩的問題是不得不化解的,因為它是造成目前經濟發展滯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中國的經濟總體來說一直處於增長狀態,過剩的產可以通過經濟增長自然的消化掉,但是因為我國產能過剩比較嚴重,靠自然消化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因此我們不能被動的消化產能,而需拓展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潘建成解釋說。
潘建成補充道,產能過剩是因為供需不平衡,我們未來可以著重發展需求強勁的行業,例如:新興的服務業、環境保護產業、旅游業、針對新的消費新常態衍生的產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