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網>>經濟·科技>>正文

“抄襲者定價”窒礙創新 中國制造業崛起面臨三道關

2015年06月30日01:47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手機看新聞

格力空調中東市場一位商家說:“格力空調非常好,我們賣的也很有勁,但是很辛苦,‘中國制造’給我們很大的壓力。如果格力空調搬到泰國制造,會好賣很多。”曾經遇到這樣的尷尬,讓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感到糾結,她說:“中國是世界強國,為什麼中國制造沒有得到世界的尊重?”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北京、廣東、上海、浙江、福建等地走訪發現,廉價低質形象沒有根本改變,價值提升速度低於成本提升速度,工匠精神和實業精神欠缺……我國制造業正遭遇“成長的煩惱”,技術、標准、結構等方面的提升和優化成為三道需要邁過的關口。

“如果重來,不知還會不會去搞創新”

談起創新,沈陽機床集團董事長關錫友感慨頗深:“早知道i5今天會成功,當初該把所有的錢都扑上去!”而回憶起創新的艱辛,他也說出心裡話:“如果讓我重來,我不知還會不會去搞創新。”

創新這條路異常艱辛。沈陽機床集團i5的研發,首先承受的是來自企業內部的巨大壓力。“每年砸進去1億多元,但我到上海研發基地,看到的只是一群年輕人和幾十台電腦,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成功。”回首來時路,關錫友仍心有余悸。

“到了2012年,成熟技術還沒搞出來,研發資金快要花光了,與德國合作的項目也沒啥進展,市場銷售又下滑……那是最難的日子,有一天我在德國賓館樓頂上站了一夜,跳樓的心都有了。”關錫友說。

創新遲遲不見收益,於是很多企業半途改操易節。蘇州能訊高能半導體公司董事長張乃千開創氮化鎵應用新局面,引領我國半導體工業邁向第三代。他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打造百年老店需要專注和深耕,但很多企業認為賺錢最重要,房地產熱、互聯網熱、股市熱讓大量資金“脫實向虛”,不利於制造業健康發展。

更讓創新型企業揪心的是,“抄襲者定價”局面不破,創新驅動很難落實。

比利時瑪特瑞爾萊斯公司是全球3D打印軟件領軍企業,去年在上海寶山區設立了分公司。分公司總經理琴恩說:“瑪特瑞爾萊斯在中國設立機構,最關心的是政府對於正版軟件的支持程度、對盜版軟件的打擊力度以及對知識產權侵權案件如何公平審理。寶山區政府承諾與企業合作打擊盜版,我們才選擇落戶這裡。”

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劉紹雲說:“創新型企業可以憑借領先的技術和高新產品得到超額利潤,進而支撐繼續研發,形成良性循環,知識產權保護不力則會打破這種循環。比如企業花了大量成本研發的新產品每台售價10萬元,其中3萬元是開發費用。市場上出現的抄襲、模仿產品,沒有開發費用,隻賣6萬元,價格一沖擊,正品也隻好賣6萬元,由此形成的‘抄襲者定價’帶來惡性循環,損耗的是創新的原始動力。”

“省了8分錢,損失上百萬”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火燒溫州鞋,到今天的越洋馬桶蓋,質量問題及由此引發的對品質、品牌不信任,一直是中國制造的“痛點”。

日揚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紘說,他們產品需要用到軸承,如果用國產的,轉3天就壞掉。但是用德國或日本的,就可以用兩個星期。“中國人不願意花笨功夫,不願意去做到極致,最欠缺的就是這個精神”。

“省了8分錢,損失上百萬。”王志紘說,當時採購彈簧,有國外的8毛錢一個,國產的彈簧7毛2分,為了省成本8分錢,他們買了3000個便宜的彈簧。沒想到彈簧斷裂,導致設備漏氣,不得不在全球召回產品,這次使用低價劣質產品,讓企業損失了約20萬美元。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沙南生認為,近年來中國的制造業產品的質量整體向好,但同時問題也很多。比如在基礎領域,一些關鍵材料、關鍵的零部件和核心系統,國產的質量和可靠性不是太高,長期依賴於進口,受制於人。另一方面,在高端的產品的設計制造方面,在質量和可靠性方面也存在著問題。要改變這種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制造業狀況,必須從質量入手。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企業普遍反映,對質量問題,單個企業注重是沒有用的,需要全產業鏈去提升。

“制造業本該最‘講究’,現在往往成了最‘將就’。”西安三花良治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悅說。長久以來,標准化一體化落后,困擾著這家生產智能溫水便座的企業。馬悅告訴記者,國家建標准時,一個在陶瓷口,一個在電器口。如果按照陶瓷的標准,已經不具備參照性,但作為電器,有安全、性能、耐用性等標准。再比如,日本兩大家做陶瓷,標准高度統一,適配性好。我們則狀態各異,不同尺寸,與馬桶蓋不一致。

記者採訪發現,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形成相對完善的制造業標准體系,涵蓋了制造業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近幾年,高端裝備制造、第四代移動通信、數字電視等領域國際標准研制不斷取得新突破,助推高鐵、特高壓輸變電、大飛機等中國裝備陸續走出國門。據2014年統計,31310項國標中,制造業標准佔了70%。

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產業一處處長徐全平認為,制造業標准化在提高互換性、統一規格、提升生產效率、保障產品質量、促進技術傳播與創新,乃至推動貿易便利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

不過,我國裝備制造標准化總體水平仍難以支撐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特別是現階段,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性交匯,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正在改變傳統產業業態。標准的整體水平還不能適應這種變革,針對制造業中高端的標准欠缺,例如“互聯網+”類標准、“制造+服務”類標准,和制造業一樣,亟待升級。

下一頁
(責編:喬雪峰、夏曉倫)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