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火腿"進銀行 另類理財別讓金融創新變味--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銀行頻道

"瓷器"、"火腿"進銀行 另類理財別讓金融創新變味

編者按:從藝術品、紅酒、白酒,到普洱茶、手表、鑽石,再加上近期令人匪夷所思的火腿、瓷器等理財產品,投資標的種類在不斷地突破人們的想象空間,上市公司為了融資可謂手段用盡。
2012年12月27日08:19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編者按:從藝術品、紅酒、白酒,到普洱茶、手表、鑽石,再加上近期令人匪夷所思的火腿、瓷器等理財產品,投資標的種類在不斷地突破人們的想象空間,上市公司為了融資可謂手段用盡。

  針對眾多另類理財產品,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方面是為了制造噱頭,更重要的是在其銷售業績不佳、現金流吃緊的情況下推出新的融資方式。

  理財產品大玩“旁門左道”

  繼手表、火腿等近期賺足人眼球的理財產品之后,農業銀行推出一款挂鉤瓷器的理財產品,名為“金鑰匙 天工”第三期國瓷的理財產品。

  該款國瓷理財產品共包括A、B、C三款產品,分別為盛放牡丹瓷瓶、仿清雍正粉彩桃蝠紋橄欖瓶、仿清康熙青花指日高升魚尾瓶,價格分別為3800元、4000元、4800元。對應的三款理財產品認購金額分別為10.38萬、10.4萬、10.48萬。

  產品說明顯示,該產品90天到期后,投資者將會收到10萬元的本金和以認購金額計算的5%的收益,另外還有對應的一款瓷器,與其他另類理財產品不同的是,這款瓷器並沒有設置到期贖回

  不設到期贖回意味著投資者在認購一份理財產品的同時買入一款瓷器商品,該瓷器未來帶來的收益情況是不確定的,產品方也並不保証收藏收益。所以投資者從認購瓷器那刻開始,瓷器的收藏價值就進入了一個風險通道內。據調查,很多客戶對必須購買對應的瓷器表示猶豫。

  近年來,銀行、証券、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推出的理財產品越來越讓人眼花繚亂。從藝術品、紅酒,到普洱茶、手表,如今,連火腿、門票、瓷器都成了理財產品。除了種類繁多,理財產品的合約設計復雜如天書,晦澀難懂的產品描述也讓投資者“眼暈”,很多人基於對金融機構的信任和對高收益率的追求而簽下合約,最終在投資受損時才如夢初醒。而“被銀行客戶經理誤導”、“隻報收益不說風險”、“將理財產品說成存款”等行為,更成為理財糾紛投訴的焦點。

  另類理財被指“高端坑爹”

  幾乎每款另類銀行理財產品的推出,都會引起市場的一陣波瀾,特別是股票市場低迷,帶動了這類高收益產品備受矚目。

  不過,從2011年開始,另類理財產品開始走下坡路。2011年以后,藝術品因為估值偏高,存在泡沫。后來曾引來市場上的游資大手筆地出手,以2300元/瓶的貴州茅台最為矚目。但是圍繞這類標的物的“黑天鵝”事件卻層出不窮,白酒的“塑化劑”事件讓這些高收益的另類理財產品收益蒙上了陰霾。

  有銀行理財人士認為,另類理財產品多為不保本浮動收益產品,噱頭大於實質,與其挂鉤的產品價格走勢比較獨特,波動非常大,比如藝術品、酒類、普洱茶投資市場都出現過暴漲暴跌,因此風險也會大很多,風險承受能力不高的普通投資者最好不要輕易染指。

  此外,另類理財產品問題頻出,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重視,理財產品發行機構也隨之放緩了產品發行速度。“另類理財產品投資的標的都比較特別,它們的價值不是實實在在的,多是對未來市場的預估,波動幅度比較大,也相當脆弱,禁不起大風大浪。”一位分析人士直言。而對於最近市場上的瓷器、火腿、門票等理財產品,一名券商人士表示,其實就是資產証券化,在年底企業資金短缺的情況下,用公司自有產品融資的一種方式。

  “一方面這體現出金融創新,為上市公司開拓了新的融資渠道,另一方面則凸顯了公司在資金上的短缺。”某深圳私募如此評價上述行為。

  據了解,這些另類理財產品一般都會給出預期收益率,但這不是最終收益,而且這些產品也並不承諾保本,不但門檻高,流動性也差一些。正如一位網友所說,前段時間華夏銀行因一款高達1.19億元的理財產品到期無法兌付,致多名投資者前去抗議。有時候高端理財做不好就會變成“高端坑爹”。

  莫讓金融創新變味

  近年來,理財市場規模急劇擴張,知名評級機構惠譽的數據顯示,到今年前三季度,內地已發行的理財產品總面值已達12萬億。但隨著理財產品規模越來越大,各類糾紛也層出不窮,“巨虧”、“誤導”、“欺詐”等事件不時讓投資者感到“心驚驚”。近日,某銀行員工私賣理財產品到期無法償付本金的事件,更將理財產品推至信任危機的關口。

  如果說理財產品另類化是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玩的噱頭的話,至少在出現問題時,投資者仍有主可尋。而各種打著銀行、信托等正規金融機構旗號、或是借渠道銷售的一些其他類的理財產品,一旦出問題,更是讓投資者欲哭無淚。

  廣東經天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鄭名偉認為,理財產品創新對投資者既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理財產品創新可以增加投資產品,豐富投資渠道,壞的方面是理財產品創新會增加市場風險。

  有銀行人士針對員工私售私募股權產品一事指出,所涉產品並非正規的銀行理財產品,而是一種私募信托,但該產品將“托管銀行”寫成“監管銀行”有明顯的誤導嫌疑,令投資者相信銀行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銀行即使監管資金,也只是監管資金去向,即是否真正投入了項目企業,隻要這個責任盡到,收益和本金償還就是要由企業負責了,跟銀行沒有關系了。投資者簽約,等於是在和企業簽約,而不是和銀行。

  商業銀行有《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等管理,灰色地帶卻嚴重缺乏管理。“像央行、銀監會對我們都管得很嚴,但那些第三方的理財卻沒有歸口管理單位,反而野蠻生長,給整個理財市場都帶來嚴重不好的影響。”有銀行管理層無奈地說。

(責任編輯:曹華、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