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銀行頻道

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談“頂層設計與銀行業改革”

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建立覆蓋非信貸和表外資產的全口徑分層次的資本佔用和風險撥備等制度。
2014年05月08日09:54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閻慶民:頂層設計與銀行業改革思考

  

  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最新的一期《金融監管研究》雜志撰文指出:隨著改革全面深化,經濟環境和金融體系快速變化,需要在金融業務和金融結構的演變中尋求動態平衡,風險防控難度進一步提升。作為風險管理的第一責任人,金融機構應當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和問題意識,切實做好風險防控。在鞏固信貸風險管控機制的基礎上,根據業務發展趨勢,推進表內外、境內外和母子公司的並表風險管理。合理確定風險偏好,控制整體杠杆水平和風險水平,做好風險監測和防控化解工作。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建立覆蓋非信貸和表外資產的全口徑分層次的資本佔用和風險撥備等制度。

  《頂層設計與銀行業改革思考》全文節選如下

  金融業改革的頂層設計需要處理好幾大關系

  金融業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不僅關乎金融業自身發展,而且與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整體推進息息相關,《中共中央關於全面神話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圍繞如何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對金融業改革進行了部署,包括五個相互關聯和相互影響的方面:

  發展金融市場、擴大機構競爭、放開價格管制、改善金融基礎設施和完善金融安全網。在此基礎上,做好金融業改革的頂層設計,需要處理好以下幾大關系。

  一、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協調發展的關系

  間接融資佔比過高,是我國近年來金融業發展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功能互補,二手應該協調發展,相互促進。一方面,協調發展的金融體系可以切實提高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另一方面,也助於緩解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有效分散金融風險。為提高直接融資佔比,促進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協調發展,《決定》要求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發展並規范債券市場。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的金融業改革,需要切實推進上述改革措施。

  二、金融機構發展與金融服務能力提高的關系

  《決定》提出,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推進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這將有助於提高金融機構的競爭。但我國長期以來存在的“兩多兩難”問題(即中小銀行多但中小企業融資難,民營資本多但投資難)等表明,放開市場准入,提高機構競爭,是發展金融體系的必要但非充分條件。金融體系的功能和效率最終體現在金融體系的服務能力上。未來金融業改革需要在放寬市場准入的基礎上,引導金融機構不斷開展產品創新,增加專業化,特色化金融服務,滿足實體經濟發展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三、利率和匯率改革,資本項目可兌換協調推進的關系

  當前,我國經濟金融運行整體平穩,全球經濟復蘇勢頭明顯,是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資本賬戶可兌換的重要窗口期。《決定》要求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對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和資本項目可兌換進行了專門部署。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和資本項目可兌換三者之間相互影響,尤其需要綜合考慮,協調推進,既要不失時機地積極推進,又要充分考慮到企業、金融機構等承壓主體的承受能力。

  四、金融發展與風險防控的關系

  一個國家的金融發展狀況,可以從金融深度、可得性、效率和穩定性四個維度來綜合評價。金融業改革既要促進金融發展和改善金融效率,也要更加重視風險防控和金融穩定,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金融體系的風險防控在制度上有賴於完善的金融安全網,包括金融監管,最后貸款人,和存款保險三大支柱。《決定》對建立健全金融安全網做了專門部署,要求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和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這是金融業改革的重要篇章,為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提供了制度保障。

  關於銀行業發展改革頂層設計的幾點思考

  近年來,銀行業在我國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銀行業改革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建立更加高效穩健的銀行體系,需要銀行業繼續通過改革謀發展,並在發展中促改革,今后一段時期,銀行業發展改革的頂層設計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思路。

  一、擴大銀行業對內對外開放

  在對內開放方面,不斷拓寬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渠道和方式。當前繼續加大銀行業對內開放力度,應該“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要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現有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重組改制,引入更靈活的民營機制﹔另一方面在有效監管的基礎上,試辦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經國務院同意,銀監會已正式開展民營銀行試點。銀監會將對民營銀行探索差異化監管,確保試點既積極又穩妥。

  在對外開放方面,逐步放寬外資銀行進入條件。鼓勵股權合作,通過外資參股中資銀行以及中資參股外資銀行,實現戰略合作。配合國務院法制辦修改完善外資金融機構條例,探索逐步放寬外資銀行進入門檻、經營人民幣業務資格條件以及分行運營資金要求,提高外資銀行開展業務的便利性,進一步支持上海自貿區和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支持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二、督促銀行完善公司治理體系

  公司治理是銀行穩健經營和發展的基礎,是金融機構市場化經營管理能力的集中體現。一是要遴選合格股東,重點關注入股企業是否依法合規,主業是否突出,是否是易受宏觀經濟周期影響的產業,是否具備持續的資本補充能力等。二是要理清職責邊界,進一步健全“三會一層”的治理結構和制衡有效、激勵兼容的運行機制,促進各治理主體規范、充分、高效地行使權力履行義務。三要改進績效考核體系,樹立正確的發展觀,抑制盲目沖動,加快扭轉以規模、排名論英雄的粗放發展模式。

  三、提高銀行金融創新和服務能力

  發展普惠金融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需要,也是《決定》的明確要求。銀監會將繼續推進銀行業機構布局下沉,金融服務重心下移,以“三農”、小微企業和城鄉中低收入居民為重點,積極創新金融服務產品和方式,不斷提高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銀行在創新過程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幾方面的原則: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創新導向,金融服務創新必須緊緊依托實體經濟的有效需求,堅持依法合規的創新原則,在審慎監管的框架內開展創新,防范不當創新帶來的風險,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轉型目標,尊重市場規律,結合自身特點,將創新作為推動發展轉型的重要動力。

  四、引導銀行強化風險管理

  隨著改革全面深化,經濟環境和金融體系快速變化,需要在金融業務和金融結構的演變中尋求動態平衡,風險防控難度進一步提升。作為風險管理的第一責任人,金融機構應當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和問題意識,切實做好風險防控。在鞏固信貸風險管控機制的基礎上,根據業務發展趨勢,推進表內外、境內外和母子公司的並表風險管理。合理確定風險偏好,控制整體杠杆水平和風險水平,做好風險監測和防控化解工作。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建立覆蓋非信貸和表外資產的全口徑分層次的資本佔用和風險撥備等制度。

  五、加快推進銀行業監管改革

  金融改革越深化,金融體系越發展,越需要提高金融監管效能。一是優化市場准入,繼續簡政放權放權,還權於市場,讓權於社會,放權於基層。二是針對不同類型銀行的特點,完善分類監管框架。三是堅持微觀審慎與宏觀審慎監管相結合,完善監管制度,推動資本管理辦法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的落地實施。四是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發揮金融監管協同效應,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部門之間的政策協調,防止政策博弈和監管套利。五是加強金融知識教育和消費者保護,有效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來源於《金融監管研究》)

(責編:賀霞、劉陽)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