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基金前途未卜 高收益率兌付“非常困難”--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基金頻道

藝術品基金前途未卜 高收益率兌付“非常困難”

曹原 唐子韜

2013年02月27日08:16    來源:中國証券網-上海証券報    手機看新聞

    2013剛開年,市場便普遍為今年的藝術品基金唱響了悲觀論調,2—3年期的藝術品基金大多集中在今年退出,在整體並不樂觀的市場行情中,其所承諾的平均8%—15%的高收益率讓業內外人士憂心忡忡。

  盡管有些基金負責人表示,藝術品基金早年大多數藝術品是以很低的價格買進,而在調整期的退出渠道並不單一,情況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壞。但仍有業內人士表示,短期的藝術品基金當初承諾的收益很高,再加上管理費用,在今年的市場行情下,兌現承諾恐怕非常困難。

  形勢向好 兌付壓力仍大

  在國內,信托是目前中國藝術品基金的主要模式,私募基金和有限合伙公司模式則位列其次。2011年藝術品信托共計發行了45款,比2010年增加35款。據雅昌藝術網的數據統計,2013年上半年將有10款藝術品信托到了兌付期,涉資8.8億元,而2013年下半年更是有多達19款信托到期,涉資17.62億元。

  在2012年開始疲軟的藝術品市場中,拍賣市場的全面萎縮首當其沖,文交所的集體轉型更是在關鍵時刻擠壓了藝術品基金的退出渠道。作為藝術品基金到期退市的主要渠道,拍賣市場成交額的走低是市場人士認為2013年藝術品基金退出難的主要因素。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研究員、藝術市場人士馬健告訴記者:“假如藝術品市場仍然延續2012年的疲軟行情,那問題當然不小,比如通過什麼渠道變現?能不能順利變現?以怎樣的價格變現?變現不了又怎麼辦?”

  對此,中信信托中信文道書畫基金投資顧問、中國藝術品資產共同市場秘書長徐永斌指出:“大環境可能會造成時間延長,但是總的趨勢是向好的,並沒有大家說的那麼悲觀。”

  作為“當事人”之一的上海鼎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委員會主席陳波,認為藝術品基金的集中退市並不會對2013年的藝術市場帶來太大影響。陳波表示,“據我所知,藝術品基金前三年有的東西買的還是比較便宜的。”

  盡管身為參與者的徐永斌和陳波都認為目前藝術品基金的規模並不會沖擊到2013年的藝術市場,但事實上兌付壓力依然存在。

  北京藝融民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蔣偉明確告訴記者:“現在我們做的藝術品投資都在非常短的周期內,信托基金的最短的是12個月,長一點的為15、24個月,最長的三年,超過三年的信托基金在發行的時候是很困難的。更不要說5—8年甚至是10年的藝術品信托基金了。一年期、一年半期的藝術品信托基金保証的年收益率達到18%,如果很多基金管理公司還要有管理收益的話,意味著年收益率須達到20%以上。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中要達到這麼高的收益率是非常困難的。”

  藝術品基金發展的“攔路虎”

  對投資標的物的選擇、專業人才、完整的藝術產業鏈等等都在考驗藝術品基金,但退出渠道單一、透明度低、信譽不佳、期限短等問題是國內藝術品基金的特殊瓶頸。

  在保險、物流、倉儲、運輸等整個藝術產業鏈非常單薄的中國藝術品市場,高回報率與短投資周期的矛盾不但成為藝術品基金規模下滑的主要因素,也是國內藝術品基金發展受阻的關鍵。

  馬健認為,國內藝術品基金發展的最大瓶頸從根本上講是信用問題,“藝術品市場本就是一個誠信缺失極其嚴重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上匆忙推出藝術金融產品,就面臨先天不足的問題。”而實際上,國內藝術品基金很少公開披露信息,除了保險和儲存外,絕大多數藝術品基金操作過程透明度非常低,“這裡面就很有可能存在"暗箱操作",如果賺了錢,委托人或者有限合伙人可能不大會在意操作問題,但萬一虧了呢?”

  說到底,這關系到國內藝術品基金的監管。無論是基金的內部治理還是外部監管,都是風險控制的方式之一。

  對於未來中國藝術品基金的出路,蔣偉表示,從目前的信托為主走向私募,或許是未來藝術品基金的發展方向,“藝術品信托模式的基金所佔比例將越來越小,私募模式在時間、周期和回報率上都比信托有更多非剛性的優勢,另外還有一種趨勢就是未來藝術品基金會從投融資模式向管理模式轉化,而且或許會改變原來單純投資藝術品的模式,向藝術產業發展,向企業收藏、系統化收藏發展,進入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的領域,這樣才能有效分散風險。”

(責任編輯:達昱岐、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