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記者 姜樊)今年一直保持增長的外匯佔款,6月份來了個“急剎車”。昨日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外匯佔款出現412億元的負增長。
今年以來,外匯佔款的增量一直保持高位增長。其中,1月份新增近7000億元的天量,2月至4月的增量都保持在3000多億元,從5月份開始,外匯佔款便開始下滑,5月份增加不到1000億元,而6月份則出現年內首次負增長。
外匯佔款是指外匯流入中國時,由於我國資本項目下並未實現自由可兌換,外匯引入后需要換成人民幣才能流通,國家為了外資換匯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需要國家用本國貨幣購買外匯,因此增加了“貨幣供給”,從而形成了外匯佔款。央行數據顯示,6月末金融機構外匯佔款余額為27.39萬億元。
對於負增長,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表示,並不出乎意料。4月到5月份,人民幣升值預期十分強烈,熱錢也隨之流入中國市場。外管局在5月底出台的主要針對打擊外貿企業虛假交易的20號文,效果在6月份顯現。如今,人民幣升值預期已經不再,一些人士甚至喊出人民幣將出現貶值的預期,加上6月下旬的錢荒,趙慶明認為,這些都是6月份外匯佔款負增長的原因。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外匯佔款負增長有兩方面原因,美國經濟向好、預計美聯儲退出QE導致全球資金回流美國。“加上部分國外機構對中國債務問題和金融體系風險的過度擔憂,將導致國際資本進入中國趨於謹慎。短期資本流入將明顯放緩甚至出現階段性流出加快的可能。”連平預測,下半年外匯佔款增量將明顯下降,預計全年新增外匯佔款1.8萬億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