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統計發現,截至當日共有91家中央部門公布了2012年度決算信息,另有中國僑聯和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兩家單位隻公布了三公信息,而沒有公布整體的決算信息。引人關注的是,除中國僑聯和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外,這91家單位當年的結轉結余資金超過了2027億元,平均每家的結轉結余資金都在22.27億元以上。
國務院參事、中央財大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如果一些部門的結轉結余資金持續數年遞增,就說明這個部門的預算編制不盡科學。他建議可將不合理的結轉結余資金收回中央總預算。
焦點1·結轉結余
氣象局結余同比增近17億
在中央部門年度決算信息公開中,不少部門出現決算支出的巨額結轉結余資金問題。財政部2010年度決算信息顯示,其支出37億元,其中結轉結余資金超13億元﹔2011年度決算中,支出33億元,其中結轉結余資金接近8.4億元﹔2012年度決算信息顯示,支出總計49億元,支出中的結轉結余資金為10.4億元。這些部門支出中的結轉結余資金不僅數額巨大,且佔支出總額的比例也極高。
中國氣象局結轉結余資金連續兩年增加,其2010年度決算支出中的結轉結余資金36.4億元﹔2011年度決算支出中的結轉結余資金超44億元﹔2012年度決算信息支出中的結轉結余資金為60.9億元,同比增加近17億元。
劉桓介紹,結轉結余資金數額巨大,不能簡單地認為是預算編制不科學而導致的,是不合理的。如很多鐵路、水庫等大型建設項目,不可能1年建成,再加上一些預算周轉金、墊付款等支出必須存在,因此支出結轉結余資金的出現是必然的。
持續增加資金收歸中央預算
劉桓強調,預算單位編制預算時要盡量考慮撥付資金能恰到好處地滿足當年項目建設或使用的資金需求。如某部門結轉結余資金持續數年以逐年遞增的態勢存在,且增加額始終較高,就說明該部門預算編制存在不科學的問題,缺乏一定的合理預見性,編制相對較為粗糙。
對於結轉結余資金,劉桓認為絕不能簡單地加以核銷,這些資金都是國有資產,從原項目中簡單剝離,是國有資產流失。
他建議,對於結轉結余資金持續大額增加的部門,從節約財政資金角度看,應主動降低申報預算的規模,轉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不要讓結轉結余資金的“雪球”越滾越大,也不要給財政繼續制造歷史問題。如有關部門不吸取教訓,國家應該對其進行統一的硬性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