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馬元月 岳品瑜 實習記者 程維妙 鄒晨輝)作為國內第一個上市便引進境外投資者的原油期貨在獲批半年多之后,最近又迎來了新動向。央行日前發布了關於原油期貨跨境結算管理的公告,對境內原油期貨交易以人民幣計價、結算做了具體規定。
根據央行日前發布的公告,境內原油期貨交易將以人民幣計價、結算﹔同時,境外交易者、境外經紀機構可以直接使用外匯作為保証金,外匯保証金結匯后方可用於境內原油期貨資金結算,公告自2015年8月1日起施行。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推出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將進一步加快形成人民幣與石油直接計價機制,從而為人民幣國際儲備功能的實現提供實際支撐。
此外,為了控制外匯流動性風險,央行要求境內原油期貨交易盈虧結算、繳納手續費、交割貨款或補充結算資金缺口等需要結匯、購匯的,通過存管銀行辦理,按外匯管理有關規定執行。同時,存管銀行應當及時、准確、完整地向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RCPMIS)報送有關賬戶信息以及跨境人民幣資金收支信息。期貨交易所應按月向央行報送境外交易者、境外經紀機構從事境內原油期貨交易業務的基本情況、資金流出及流入等相關業務信息。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推出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原油期貨將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起點。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國際貿易領域越來越重要,中國也向著建設金融中心的方向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此舉是讓人民幣逐步地具備金融商品計價的能力。
“原油期貨上市的意義非常重大。推出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則是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一張值得‘亮劍’的出牌。”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向北京商報記者說道。他表示,現在中國在為獲得SDR(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地位做准備,但受到美國多方面的阻撓和壓力,為了應對這些,以及提高自身防范金融風險,中國索性開始在結算中使用人民幣,在和能源大國的交易中,在現貨和期貨上都大量使用人民幣,走出一條國際化道路。
據悉,目前中國是世界最大石油消費國,但長期以來均為進口國身份。劉紀鵬表示,國際石油價格對國內經濟的影響非常大,但中國在當中沒有話語權。因此必須建立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自行決定價格,尤其是在決定經濟發展的大宗商品上,這樣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