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姐介绍说,去年双十一凌晨她在淘宝买了几样东西,怕抢不到一直守到3点才睡,其间也有几件看中的东西由于没有库存没有买到,只恨自己下手晚了没抢到,坚持到3点也挑选了几样中意的东西心满意足地睡下了。第二天看到商城和淘宝公告,“由于11月11日凌晨淘宝系统崩溃,导致当天早9点前的部分订单缺少尺码信息,现已被淘宝关闭订单。”吴小姐查看了一下,自己心仪的东西已被抢购一空,自己熬到半夜最后空欢喜一场。
消费提醒
不管是以“系统出错”为由也好,网页没能及时更新也好,电商单方面取消消费者的订单的事件,已发生过多次。由于交易平台一般都是属于电商的,操作和控制权都在商家一方,往往消费者下错了订单后,若无特殊原因既不能退也不能改,而商家却有能力将订单做任何处理,从这个角度上而言,双方的地位并不完全平等。
之前就出现过当当特价图书抢购后取消订单引发千人维权、亚马逊私自删除客户订单后被工商部门立案查处等事例,电商还是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的,不可能真的为所欲为。而作为消费者,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应勇于采取合法手段维权。
5折优惠店家当天又变卦
去年某网店的“双十一”活动开始前,张小姐看到了一款进口奶粉参与5折优惠促销活动的预告,可是活动开始当天凌晨,张小姐早早坐在电脑前准备“秒杀”这款奶粉,下单完毕后才发现,5折促销变成了“满100减30”。店家给出的解释是,由于过于低价的促销会影响到其线下销售,所以不得不将优惠额度调整到合理范围。但这种解释显然不能让张小姐满意。
消费提醒
店家先用超低价、甩卖等字眼将买家吸引到店里,买家很容易被麻痹,尤其是一些限时的抢购,买家可能连具体的活动细则、优惠条款都来不及细读。
还有不少商家善于玩弄“文字游戏”,例如利用“限量”、“疯抢”等字眼刺激消费者,实际上,“疯抢”多是商家为了造声势而用,“限量”到底有没有限则更难以核实。有的网店限量的商品明明已显示还剩2件,可突然间又会变成20件。
买家遭遇“双十一打折门”
在去年某网站的“双十一”大促销的预热活动中,王小姐收藏了4000多元的东西,但双十一当天她发现,这些卖家中,只有一家是真的平时的五折。其中,一件男士圆领条纹长袖T恤标示专柜价为249元,双11狂欢价为124.5元。
不过,在此次活动之前,该T恤的售价仅为125元。而另一款某品牌的护肤品更离谱,标注其活动价格为154元,而销售记录却显示其在10月的售价仅为88元。
消费提醒
商家促销、价格战等,最后实惠的并不是消费者,存在着诸多消费风险和消费陷阱。商家先涨70%,再降50%,看似对折,实际比以前更高。或者是看似非常诱人的价格,却一直处于卖完或者缺货的状态。
一旦与商家产生纠纷,建议先通过平台发起维权投诉,及时提供相应的凭证,等待平台商客服的介入。
对于网络消费纠纷,要及时取证,及时截取网页,保留聊天记录,可向省市区三级消费者组织或者工商部门进行举报。
沈阳晚报主任记者 高薇
(来源:沈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