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经济之声评论员蔡军带来点评:国务院机构改革之后 相关行业公司将快速发展。
蔡军:国务院机构改革万众瞩目,机构改革后,相关的公司会面临大发展的机遇。从以前电信、电力改革后的发展态势来分析,改革后都会出现一个快速发展期。
下面以电力系统为例来说明一下,人们常用"铁老大"来形容铁路在交通运输中的位置。其实在电力体制改革之前,电力系统被形容"电老虎",这种不仅因为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因为经济发展长期处在缺电状态,电厂建得不够。哪个公司想发展都要去求当地电力局高抬贵手,于是电力系统有了"电老虎"这个绰号。
当时,电力系统是垄断的,一个地区只有当地电力局既管供电,也管发电。垄断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用个简单比喻,一个小区里如果只有一家餐馆,餐馆饭做多了要扔掉,只要做得少点,价格可以卖得更高。而建电厂最少也要几个亿,谁愿意多建亏损呢?电力体制改革之后,打破垄断,这种状况发生根本的变化,中国的电力发展可以用世界奇迹来形容,我国每年新建的电厂都相当于一个英国的全部电厂装机容量了,英国全国也就七、八千万千瓦的装机,而我国电力建设高潮时一年要建一亿千瓦。
中国发电总装机迅速赶美超英,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经济也因此摆脱缺电困境,中国成了世界工厂。再也没听到对"电老虎"的抱怨,反而"电老虎"开始自己发牢骚,陷入过度投资要亏损的困境。这种变化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打破了垄断,发电分成5大发电公司,电力有供应缺口,发电公司谁建的电厂多,谁就可以作大作强。于是大家就比着干,形成万马奔腾大发展的壮观局面。电力发展如此,电信发展历程也是同样,因此,有理由相信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之后,相关的铁路、文化传媒、包括能源领域的公司未来都会面临大发展的机遇。
国企、央企应该有这样的远见、使命和担当。国有企业调整改革这么多年,已经摆脱了当初发展的困境,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都大大增强,但千万不要让这种发展演变成为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阻力。中国经济已经来到又一个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占到税收60-70%,吸纳就业80-90%的民营企业,需要获得更广阔、更公平的投资机会和进一步的发展。
国家历来很重视这一问题,促进非公经济进入的"新旧36条"已经颁布实施,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体制原因、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制约,10多年过去了,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我建议,考虑到目前在资金、技术以及控制力上的力量悬殊,央企国企,尤其是像"两桶油"这类特大型的央企,可以从一般性的竞争领域退出,索性在资源、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垄断性领域实施"有节奏"的退出。
首先,央企在经营战略上进行调整,重心可更多转入国际市场,最大可能让出国内市场,实现国退民进,主动帮助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其次,根据不同行业资金规模和技术特点,退出的速度和节奏应有所不同。民资民企也应该迅速跟进,尽快克服自身在技术和管理上的短板。合作上就不但要允许民间资本以投资基金的方式进入,关键是不要设置投资门槛,股份上国企央企也不要动辄占到51%的大头,如果民资可以自由进入,但实际上民营资本的投资人进入不了管理层,或者无法参与生产和成本控制,更无法影响到利益分配,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变相歧视和不公平,光有投资但没有经营权益,打破垄断,国企民企公平竞争就会是一句空话。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