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评:人均收入倍增比经济总量翻番更具挑战--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人民财评:人均收入倍增比经济总量翻番更具挑战

曾涛

2012年11月10日08:43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十八大报告认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报告要求,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其中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都要翻番,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步增长,这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现实而提出的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回顾1980-2011 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尽管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近10%,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3.36%,但中国居民消费支出所占GDP比重却不升反降。

这是因为,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收入主体结构中,国民收入在不断向政府和企业倾斜,而城乡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连续下降。比如在1995-2010年间,考虑到非预算收入,政府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所占比重由24.25%上升到30.48%,企业所占比重由9.88%上升到15.82%,而居民所占比重从65.87%下降到53.35%。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这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格局还有所加剧。

收入决定支出。在政府和企业获得高收入增长的条件下,势必会将较多的资金用于投资,从而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如果不对国民收入分配的结构进行深度调整,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的目标就无法变成现实,居民消费支出所占比重还有可能继续下降,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就无法化解。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步增长,是经济发展更多惠及城乡居民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让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需要更新发展理念,需要创新制度设计,需要扎实细致的工作。

一是需要合理划分事权和财权,避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过多地占有公共权利、公共资源,由此侵蚀城乡居民的利益空间。

二是需要在政府财政支出中加大民生投入。在财政支出方面,按照国际可比的全口径,我国财政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的部分依然超过50%。因此,面向未来,在大财政的理念之下,中国财政有实力逐步通过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同步实现“国富”与“民富”。比如增加政府支出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支持力度。

三是需要重视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我国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在改革开放以来有大幅度提高,但同城市相比仍然存在明显差距。这就需要对投资走向进行引导,因为各种投资是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则运行的,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容易受到青睐,而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则被冷落。同时,增加农民在土地要素分配中的受益程度。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四是需要切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必须看到,以往在企业与劳动者关系上,为了追求GDP和财政收入,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利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偏袒资本,“亲商不亲工”,加之由于法制不健全,工会职能缺位,工人的基本权益无法得到制度保障。因此,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平衡好企业与劳动者关系,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迫切要求。

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也在制定之中。通过政府、企业和城乡居民的共同努力,居民收入赶上经济增长步伐不是遥不可及的梦。

往日财评:

人民财评:公务员涨工资需货币化规范化

人民财评:日本家电为何突然无力还手?

(责任编辑:谭树森、聂丛笑)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