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于审批程序和空域管制的问题,在中国私人飞机拥有者的圈子里,很多人都曾经尝试“偷偷飞起来再说”。但通航机场、地面服务保障、飞机托管的缺乏也让飞行之乐和私人飞机的便捷性大打折扣。
“目前,一系列通用航空飞行管理的审批办法正在全面、深入改进之中,这将极大简化通航单位普遍反映强烈的飞行审批程序。”马欣说。
据介绍,各有关部门正在加紧修订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低空空域管理使用、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也有望近期颁布。
马欣说,低空空域管理基础设施配套上也已取得了实质进展。空管委已经完成长春、海南管制分区和海南岛“两区一岛”试点地区的通信指挥和低空监视设施建设,正在加速改造升级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
目前,沈阳法库、深圳南头、海南东方、珠海航空产业园四个飞行服务站已经投入运行,为建设覆盖通用航空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网络建设提供示范,鼓励各地政府和社会资本参与通航发展。
“在中国市场生存下来的通用航空企业终于挺过了困难的‘冬眠期’,迎来春天,”中航工业试飞院航空俱乐部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军明说,中国需要更多有资质的企业成为通用航空规范的“红飞”代表,引领有着“通航冲动”的参与者有序发展。
(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