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汇需求高涨 人民币即期汇价连续十三“涨停”
“热钱”大量流入或是幻象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与即期价对比
11月15日,伴随中间价下调24基点,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亦以小幅下跌收盘。不过,由于美元卖、买盘力量对比依然悬殊,即期汇价上午绝大多数时间仍封于“涨停”价位,直到下午在陆续增多的买盘推动下才有所转变。分析人士指出,近阶段美元抛盘汹涌主要缘于人民币贬值预期修正背景下的结汇意愿升温,而考虑到国内经济增速趋缓、人民币升值难以长期持续等因素,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热钱”是否会大量流入还有待观察。
中间价结束7连涨
即期价连续13日“涨停”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11月1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2905,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4个基点,结束了此前连续7个交易日的小步快跑。以中间价计算,今年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104个基点或0.17%,总体变动幅度不大。此外,与5月2日创下的汇改以来高点6.2670相比,当前的中间价还低235个基点。
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询价系统上,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受中间价走低影响跳空低开,但6.2276的开盘价仍达到高于当日中间价1%的交易上限,且在上午绝大部分时间守住这一价位。这已是该汇价连续第13个交易日触及“涨停”。交易员表示,“大家都在争着卖美元,买盘又几乎没有。这种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央行借大行之手买入美元,从而向市场注入人民币流动性。”
进入下午交易时间,平静如水的外汇市场终于出现转机。从Wind资讯行情数据来看,随着下午三点左右一笔美元买盘将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从“涨停价”直接打落100个基点,市场上美元买盘逐渐增多。截至当日收盘,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较上一交易日下跌82个基点至6.2334,较当日中间价高出571个基点或0.91%,成功摆脱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报收的格局。
对于昨日人民币即期汇率的回落,交易员表示,一是中间价在隔夜美元指数窄幅震荡的背景下小幅贬值,向市场传递了保持汇率稳定的信号;二是经历了前期的持续上涨之后,市场对于近期人民币升值空间已经有所保留;三是下午大型银行的美元买盘给市场注入一定的人民币流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市场交易热情。
不过市场人士表示,当前银行内部的美元头寸依然过剩,加之来自客户方面的结汇需求依然旺盛,预计近期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仍会保持强势。
贬值预期犹存
热钱或难大规模涌入
回顾8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表现,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从低于中间价到逐渐反超,再到频频触及波动区间上限,市场对于人民币预期的变动成为其背后最大的推手。以NDF市场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报价为例,8月下旬该报价反映的一年后人民币贬值幅度还在1.76%,到了10月上旬就已经缩窄至0.75%左右。市场人士表示,前期人民币贬值预期盛行时,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下降、外汇存款增加,商业银行也积累了大量美元头寸,而随着贬值预期的修正,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骤然上升,在商业银行抛售美元头寸意愿较强、而央行又不太愿意入市干预的情况下,人民币市场价持续走强也就在所难免。
欧美量化宽松带来的热钱流入,被许多观点认为是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不过,也有分析人士对此持不同看法,理由是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热钱”的短期逐利性决定了其不会出现大规模涌入。一方面,在“调结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速趋缓已经成为市场共识,未来人民币升值的空间已经不大。目前NDF市场对于一年后的人民币预期仍处于贬值状态,说明海外投资者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前景并不看好;另一方面,我国房地产行业仍处于严格调控状态、A股市场走势依旧低迷,赚钱效应不足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资金的流入热情。
从已披露的相关数据上,也还看不出热钱大量流入的迹象。以即期价开始反超中间价的9月份为例,经“外汇占款-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FDI)-贸易顺差”简单轧差得出-954亿元,虽然较8月的-2388亿元显著缩小,但显示“热钱”仍在流出。如果考虑到当月外汇占款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还是由前期累积下来的头寸结汇而来,那么这一流出规模可能还会更大。当然,鉴于10月份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企业结汇意愿进一步上升、人民币即期汇价较9月走势更强等因素,当月新增外汇占款有望在9月份基础上再次攀升,但其背后有多少是由“热钱”贡献而来,恐怕还值得商榷。(本报记者 葛春晖)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