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酒类分析师施剑刚分析,当前国内白酒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表现在:普遍追求销售量;传统酿酒扩充的产能都是用以制造中低档酒的新工艺产能,不适销对路;原先依靠外购基酒的酒厂开始自己酿造和扩充优质基酒产能,导致其他基酒企业的产能出现过剩。
河南省酒业协会专家张成贵指出,白酒业“虚火”泛滥,还体现在全国各地酒企的产能扩建热、兼并热上。“用地动辄百十亩、甚至上千亩的酒企扩建随处可见。”
恶炒概念华而不实 白酒行业“烧得不轻”
伴随着产能过剩,白酒市场上近几年价格恶炒、疯狂囤积、广告轰炸等乱象迭出,行业开始“持续高烧”。
白酒行业的强劲势头在今年央视广告招标会上也得到验证,众多酒企“一掷千金”,暴砸5亿多元冲击新标王,不少资金雄厚大型酒企可谓是“烧钱买面子”。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行业形势浮华,加之大批资本进入后有业绩压力,部分白酒企业也变得浮躁起来,突出表现在层出不穷的概念炒作上。有些企业建立时间并不长,却推出了比自己年龄还长的“年份酒”。有些企业大肆推广“原浆酒”的概念,事实上采取食用酒精勾兑的方法,且用而不宣。
此前不久,围绕“国酒茅台”的争议甚嚣尘上。而国内白酒中,取名国窖、国台、国酱、国井等争傍“国”字号的屡见不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