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赶超美国?【3】--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专题>>中国经济报告

何时赶超美国?【3】

任群罗

2012年12月13日10:51        手机看新闻

中国国家大,发展不平衡,完成高度城市化的难度比日本、韩国更大,可能历时更长,但也有他们所不具有的大国优势。如果我们调和方程⑴、⑵两种预测,则中国城市化水平会分别在2020年、2030年和2035年达到60%、70%和75%。城市化水平每年上升1个百分点。

我国进入高度城市化阶段的指标值,相关专家比较集中的意见是75%以上。中国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牛文元等主编的《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3)提出:未来50年,即当中国实现现代化之际,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并将能容纳11亿到12亿的人口。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2006)提出:21世纪中叶,中国将实现城市化,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相对稀缺的自然资源,中国有较高的城市化,应该在75%~80%,才能适应城乡协调发展和优化人口布局的需要。

可以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达到75%的时间就是中国经济高速或快速增长结束的时间,如果在2030年实现,距离现在20年,如果在2035年实现,距离现在25年。因此,中国经济仍将有20~25年的高速或快速增长。当然,未来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会呈现出渐进减缓趋势。我国已经将经济增长率预期值从“十一五”期的7.5%调低至“十二五”期的7%。

中国经济高速或快速增长期的经济增长速度

今后20~25年,中国经济仍会高速或快速增长,同时,经济增长率将呈现出渐进减缓趋势,这是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都认同的。除了前述国内外经济学界的预计外,还有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Perkins和Rawski(2009)对中国2006—2025年20年间经济增长的预测:在中国享有稳定的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前提下,经济每年会实际增长6%~8%。6%~8%的增长率在第一个10年(2006—2015年)似乎是可行的,在第二个10年(2016—2025年),经济会放缓,GDP年增长率可能下跌到5%~7%之间。

图3 日本1920——2000年的城市化水平

  

资料来源:内閣統計局「日本帝国人口統計」World Bank. WDI, 2011-09-22

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报告(Lee and Hong, 2010)提出中国GDP年增长率2011—2020年为7.00%,2021—2030年为6.23 %(改进情景),即2020年开始放缓;新近的一份研究报告(Eichengreen, et al. 2011)则提出在2015或2017年,当中国人均GDP(2005年PPP不变价)达到约17000国际元后,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放慢约2个百分点。

樊纲(2009)考虑两种不同的场景,对2008—2020年的经济增长进行预测。第一场景是基于各贡献因素当前变动趋势的延伸,并根据最可能的情况做了适当改变,包括考虑到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可能带来的影响。预期增长率2008—2020年平均6.7%~7%左右。1978年以来的快速增长可能会在2020年终结。第二场景做了三个乐观、但可能性很大的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如果能够通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来提高政府效率、制止行政管理成本的膨胀,通过改善公共服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及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来促进国内消费回升,通过大力改善教育来促进人力资本的增长,那么中国在2008—2020年间将能够更好地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仍然可能保持9%以上的增长率。长期、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是可以实现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世锦(2011) 认为“中国的高增长仍会持续30年”是过于乐观的估计,他预测中国2011—2015年、2016—2020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7%、6.5%。2015年左右,也就是十二五末、十三五初,中国将进入增长速度回落的时间窗口期,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将可能下一个较大台阶,由近些年的10%以上的增长率下调至7%左右。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转型中的重大问题,在新的增长平台上,可能争取到一个较长时间,如10年或更长一个时期的稳定而质量较高的发展。

从中国经济实际运行看,1981—1990年、1991—2000年、2001—2010年三个时期的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28%、10.43%、10.48%,2006—2010年年增长率高达11.5%,2011年预计全年增长率也将在9%以上。Perkins和Rawski等人的预测值显现出偏低倾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1)对中国2011—2016年的增长率预测每年都在9%以上。因此,对于未来20年即2011—2030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本文偏于乐观,综合上述中外经济学家的预计和分析可做以下预期:2011—2015年中国实际GDP年均增长9%,2016—2020年年均增长8%,2021—2030年年均增长7.2%。从而简化问题的计算和讨论。

中国经济总量何时赶超美国

有了对中国未来经济高速增长期及增长率的预期数,加上对美国经济增长情况的把握,就可以推算出中国经济总量何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1经济大国。

汇率法。假定:2011—2030年中国实际GDP年均增长速度如上述预期值;美国2011年以后的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2.78%(1969—2010年平均)的水平不变;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进一步假定:2012年以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在1美元兑人民币6.3~6.4元(2011年8月—12月中间价),或者升值在6.15元之内,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27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当然关于汇率的这种假设可能有问题,目前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大,人民币汇率的未来值对国际比较很重要。一项权威研究成果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11年2月13日发布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影响评估”课题报告。报告提出,人民币汇率相对均衡值还有一定低估,但低估值不到10% ,这样,人民币兑美元的均衡汇率约为6。如果2012—2015年均匀升值到位,以后保持不变,则中国经济总量可在2026年超过美国,提前1年。

目前中国官方和学术界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基本处于合理水平 。但人民币未来升值的具体水平很难推测。所以,人民币升值更高以后,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的时间也会更早。

购买力平价法。按购买力平价法分析,中国经济坐上世界第1把交椅的时间就会大大提前。

假设:中国和美国GDP数据假设同上;人民币PPP汇率,2011年及以后年份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2011年9月《世界经济展望》2011年预测值(1国际元=4.049元)不变。结果:中国经济超越美国的时间将提前至2017年。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1年4月和9月报告都预期2016年中国赶上美国,一个原因是假设中国有高于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暗含了人民币的内在升值因素。

当然,保障经济发展的国内稳定政治环境与国际和平环境至关重要。本人认为,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国内稳定政治环境与国际和平环境是有保障的。(来源:《中国经济报告》杂志)

(责任编辑:财经实习、刘阳)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