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赶超美国?--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专题>>中国经济报告

何时赶超美国?

任群罗

2012年12月13日10:51        手机看新闻

2010年,按汇率法比较,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2位,相当于美国的40.3%。按购买力平价(PPP),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近美国的70%。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能否赶超美国,何时能赶超美国。答案的关键是中国经济高增长持续的时间和速度。赶超完成的时间与速度呈反比关系。因此,首先需要预计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持续时间与增长速度。

国内外经济学界的预计

Angus Maddison(2007)预计,2003—2030年,按购买力平价,中国GDP年增长速度为4.98%,美国为2.56%,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可以赶超美国。

Robert Fogel(2007)更乐观地估计,2000—204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为8.4%,美国为3.8%,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的GDP(PPP),中国可在2016年赶超美国。2040年中国接近124万亿美元,几乎是美国42万亿美元的3倍,占到全球的40%。

IM(2011)最新预计,2011—2016年,中国经济年增长率在9%以上,按购买力平价,中国将于2016年赶上美国。

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O’Neill和Stupnytska(2009)预测,中国2011—2020年经济增长率为7.9%,2021—2030年为5.7%,中国可在2027年赶超美国。

世界银行(高路易, 2010)预测,2010—2015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为8.4%,2016—2020年为7.0%,2020年,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总GDP将超过美国。按现价汇率计算,若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实际汇率平均每年升值0.8%,中国将在2029年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若实际汇率每年升值3%,中国将在2023年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

过去国内一些有影响的预测往往偏于保守。国家统计局许宪春(2002)曾预测说:“在本世纪中叶之前,中国经济赶上并超过日本经济,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是可能的,但赶上并超过美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几乎是不可能的,到本世纪末赶上并超过美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可能性也不大。”中国实际赶超日本的时间比此预测早了约20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二五’至2030年我国经济增长前景展望”专题组(李善同,2010),设想了三种情景,在基准情景下,“十二五”期间预计经济增长速度可望达到7.9%,接近8%,2016~2020年可望保持在7.0%左右,2021~2025年约6.6%左右,2026~2030年预期在5.9%左右。如果今后美国维持年均2.8%左右的增长速度,则到2015年、2020年、2030年中国GDP同美国的比重将分别上升为43.3%、53.0%和73.8%(不考虑价格和汇率的变化因素)。乐观情景下上述时期的增长速度分别为8.4%、7.2%、6.6%、5.8%。

胡鞍钢(2008)有相对乐观的预测:从2005年至2020年,保守地估计,GDP 年平均增长率为8.5%左右。根据市场汇率法,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2020年,中国GDP 总量将排在世界第二位。根据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中国的GDP 总量将超过美国而居世界第一。但也把中国赶超日本的时间推后了10年。在最新的预测中,胡鞍钢(2011)提出,从现在起到2030年,中国仍处在经济起飞阶段,仍能够保持长期高增长,尽管可能由于经济规模基数增大,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的硬约束,经济增长率会有所下降。估计2011—2030年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7%~8%之间的高增长。按汇率法,中国GDP到2019 年将达到19.8万亿美元,超过美国;到2030年中国GDP将达到66.4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5倍。按世界银行的购买力平价法,到2016年中国GDP将达到17.1万亿美元,超过美国;到2030年中国GDP将达到51.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2倍。如果按麦迪森(Maddison)的购买力平价不变价法,2010年中国GDP为10.7万亿美元,已经超过美国;2020年将达到21.1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7倍;2030年将达到34.4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2倍。

李稻葵(2010)提出,未来十年,中国将经历一场内需不断上升、对外依赖度相对下降的发展过程,城市化、消费升级以及绿色产能革命将支撑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这十年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最健康的十年,中国很有可能在2020年经济总体规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一切都取决于今天必须坚定不移地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

从已经发生的事实看,预测方法相对简单的林毅夫,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预期与中国发展的实绩是比较吻合的。林毅夫早就预测:2030年中国经济总量(汇率法GDP)就会超过美国。林毅夫的依据主要有三:①中国作为后进国家,在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追赶先进国家的后发优势;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实绩;③相近文化圈的日本和“亚洲四虎”曾有的快速发展轨迹为中国的未来提供了实证。林毅夫1999年在《展望新千年的中国经济》一文中说,中国发展潜力大,可以再维持30年左右的8~10%的快速增长。因此,下个世纪中叶前中国经济完全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最有实力的经济。2003年,林毅夫在《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一文中进一步提出:至少未来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可以维持像过去二十多年8%~10%的经济增长。在2030年整个中国经济规模将会赶上美国,那时我们的人口是美国5倍,人均收入是美国的1/5。2004年,林毅夫补充说,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来看,到2030年的时候人民币很可能会升值,根据升值的数量预计,我国的人均收入很可能将是美国的30%甚至40%。如果达到美国的30%,中国的经济规模就比美国高50%,如果达到美国的40%,中国的经济规模就是美国的两倍。2007年5月9日在外交学院的演讲中,林毅夫说,中国完全有可能继续维持每年9%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且继续高速增长20多年。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到2030年,中国肯定将会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经济体。2011年11月4日,林毅夫在“北京论坛”上发表演讲说,根据麦迪森的估计,中国在2008年和美国的人均收入差距相当于日本1951年、台湾地区1975年、韩国1977年的水平。日本在1951—1971年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9.2%,台湾地区在1975—1995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8.3%,韩国在1977—1997年间年均增长速度则为7.6%。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所遵循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日本、台湾地区、韩国相同,据此中国应当还有维持20年年均增长8%的潜力。到2030年时中国的人均收入有可能达到美国的50%,中国的总体经济规模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可能达到美国的两倍,按市场汇率计算的经济规模有可能至少和美国相当。中国有可能再次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强的国家。

图1 1978年以来的中、 美与世界GDP年增长速度对比

资料来源: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WDI), 2011-12-16.

(责任编辑:财经实习、刘阳)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