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协同”助推农业现代化--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四协同”助推农业现代化

孙文华  孙南萌

2012年12月24日06:4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遵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四化”同步,农业现代化是基础,没有农业的发展,就难以支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从自给型农业向市场型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重视四个方面的协同。

  城镇化和工业化协同。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各方面发展还很不平衡。如果不能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协同共进,城乡二元结构就有可能演化成城市内的二元结构,进而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农业现代化也将由于缺乏有效的外部支持而难以可持续发展。理想的发展模式是,以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和以人力资本集聚为显著标志的城镇化在融合发展中不断形成效率高地,从而有力支持农村、反哺农业。如果城镇化和工业化不能实现融合发展,产业发展质量就难以同步提高,就会导致人口、土地和产业三者之间失衡失序,工业化进程乏力或者畸形发展,导致投资驱动型发展模式难以转变提升,甚至导致半城镇化、伪城镇化现象出现,最终导致农业现代化停滞。

  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协同。我国农产品总量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同时存在农产品品种结构性供应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以及人口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缓慢。这些现象表明,我国存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矛盾。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兼顾国家利益和农民利益,从战略高度出发,完善各类农业补贴政策,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同时,培育职业农民队伍,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把提高农民收入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统一起来。

  政府引导和市场作用协同。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地经营适度规模化,只有实现农地经营适度规模化,才能更好地推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和机械化,进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推动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朝着规模化生产经营方向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有效配合,增加公共投入;结合具体农产品生产特点和农业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农业产业化实践形式,引导农户进入市场;不断完善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社会化服务,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

  总体推进和重点示范协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很大,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水平高低不一,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实力不同。相应地,各地公共财政支持农业的能力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也相差悬殊。城镇化基础好、工业实力强、农民非农就业水平高的地区,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投入能力强,农地整合、村庄整理、农村社区兴建就有条件顺利推进,农民非农职业转换更容易实现,农业现代化可以又好又快地发展。欠发达地区则面临较多困难。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需因地制宜,对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模式、公共产品供给重点、政策创新路径、农业发展阶段性目标等实施分类指导,允许和鼓励各地积极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责任编辑:李栋、贺霞)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